
管线搬迁、附属结构拆除,经过近一个月的前期准备,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工程全面进入上部主体结构大修施工阶段。据悉,项目外圈施工预计今年10月完成,2025年3月完成内圈施工。
更新改造提升功能
S20外环泰和路高架位于上海外环高速北外环路段,西接蕴川立交,东接外环隧道,长期承担北外环主要货运车辆过境功能,路段内设同济路立交,可与逸仙路高架、同济路高架转换,于2001年建成通车,至今已运营22年。
据市道运中心介绍,因长期受重载交通影响,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病害,利用S20外环隧道封闭大修道路整体流量下降、重车减少的窗口期,自今年5月18日0时起通过半幅封闭施工的方式,组织相关单位对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进行修复养护。工程施工内容为泰和路高架桥梁上部结构、附属设施的修复养护。
项目面临两大难点
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工程主线全长4065米,并涉及3条匝道(江杨北路上匝道、下匝道及同济路下匝道)。6月1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正在对高架桥面的老旧沥青进行铣刨,新旧板梁也在陆续更换中。
工人正在对高架桥面的老旧沥青进行铣。受访者供图
“此次大修主要面临两大难点,一是如何确保桥梁老结构的承受力,二是最大程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据隧道股份上海路桥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项目部总工程师崔猛介绍,主体结构大修施工期间,将移除原先桥面6521片小铰缝空心板,更新为4050片刚接空心板,“更新完成后,将大大提高结构性能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按照目前的车流情况和运营状态,可使用100年。”为了确保项目安全,吊车的停放位置等每一个步骤都会根据桥梁结构的承受力,进行精心的计算和安排。
同时,为了减少对区域交通的影响,工程采取“半幅施工、半幅保通”的方式分两个阶段施工,先实施外圈大修,后实施内圈大修。考虑到泰和路沿线主要为厂房、部分为居民区,有一定噪声影响的施工作业,如桥面铺装破除等均安排在白天进行,老桥面板梁拆除主要安排在夜间进行;新面板梁安装则根据施工位置,白天、夜间穿插施工。
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市道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尽可能减少项目施工对市民的出行影响,项目第一阶段,同济/外环立交南向西SW匝道、铁力路上匝道、同济路下匝道在5月18日半幅封闭施工时,通过设置便桥的方式进行了通行转换,供社会车辆穿过严格分割的施工区域。同时,考虑到更换老桥上部结构施工时,同济路立交匝道转入泰和路车流量导入地面后,地面车流量会呈现叠加效应,采取“梁上拆梁、梁上运梁、梁上架梁”的方案,实现交通保通与现场施工的最大平衡。
同时,该修复养护工程上穿铁路、下穿地铁3号线,同时位于同济路与泰和路交叉路口的高架桥为三跨叠合梁,立交区域下部结构种类多,车流量大,市道运中心将协同项目团队把内环高架“年轻化”改造中积累的施工经验,运用至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工程,为上海交通基础设施韧性安全更新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头图为项目正在夜间施工。市道运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