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大敌”太让人尴尬,喝水刷牙为啥没用?专家详解——

来源:劳动观察 发布时间:2024-07-01 17:06

摘要: 我国近30%的人受口气困扰,口气可能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警示。

作为社交大敌,口气会造成心理焦虑和社交尴尬,甚至影响工作和学习。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近30%的人受口气困扰,口气可能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警示。近日,“气运身动 活力无限”专场上海健康大讲堂活动举行,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口气多学科联合门诊的3位专家共同揭秘口气“元凶”。


正确清洁口腔收获清新口气


据悉,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于今年年初开设口气多学科联合门诊,由消化内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共同出诊,全方位多角度诊断治疗。半年来,众多患者在该联合门诊成功找到造成口气的罪魁祸首,重获清新口气。


该院口腔科主任李静介绍,口气分为两种,分别是生理性口气和病理性口气。生理性口气主要是由于食用了有异味的刺激性食物,或因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短暂性口腔异味,或因夜间口腔细菌过度生长引起。病理性口气根据来源可分为口源性口气和非口源性口气两大类。口源性口气即口腔问题产生的口气;非口源性引起的口气通常是由于消化道、呼吸道(包括鼻部咽部)甚至全身疾病,如糖尿病、肝病、肾病、肺病、胃病等引起。


李静介绍,生理性口气与不良生活和卫生习惯有一定关系。进食香料、大蒜、洋葱、榴梿等一些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及吸烟、长期饮酒、熬夜失眠等均可引起生理性口气。要预防或解决此类口气的发生,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忌烟酒、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生理性口气最主要的类型还是夜间口腔中产硫化合物的细菌过度生长引起。“生理性口气通常在早上醒来时最常见,这是由于睡眠期间口腔内微生物代谢活动增加,唾液流量生理性减少,缺乏夜间生理性口腔清洁和睡前不同的口腔卫生习惯所致。此外,餐后未能及时彻底做好口腔清洁,也会造成生理性口气。这种口气通常喝杯水或刷个牙就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也会反复和迁延。”李静提醒,“舌背有许多沟裂和凹陷,食物、细菌、白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都可在舌背堆积而引起口气。因此,在发现自己的舌苔很厚或颜色很深时,可用牙刷背面的硅胶颗粒轻柔地刷洗舌苔,这对保持口气清新是有必要的。”


李静介绍,造成口源性口气的原因有牙齿上堆积大量菌斑、牙结石,或牙龈炎、牙周炎、龋齿、智齿冠周炎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口腔内滋生大量细菌,其中的厌氧菌经过发酵分解,产生具有恶臭味的挥发性硫化物。对此,建议大家前往医院接受口腔检查,并积极治疗。


口气突袭要警惕幽门螺杆菌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并与呼吸道相通,当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出现某些相关疾病时,可能造成口气。消化内科主任陈源文主任医师介绍,口气与急性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有较大关联,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产生氨和硫化氢导致口气。如果以前没有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但在与多人共享一顿大餐后不久开始出现腹胀、恶心等不适,并产生口气,可能就是急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即使以前“杀”过菌,也可能是新的幽门螺杆菌或原先的幽门螺杆菌旧态复萌了。


此外,消化不良也是造成口气的一大因素。陈源文介绍,嗳气、饱胀等都是消化不良的表现。消化不良者胃肠道功能较弱,食物不易消化和排空且在胃内存留的时间延长,食物在细菌的作用下腐败并释放出挥发出异味,腐败食物及其异味极易反流,异味经口腔呼出或残留于口腔,便形成了口气。


陈源文提醒,造成口气的原因还有肾病、血液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另外,精神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女性在生理期时,也都可能产生口气问题。


扁桃体炎也是口气的“元凶”


有些时候,即使嘴部紧闭,难闻的异味就会从鼻部散发出来,这可能与鼻、咽部疾病有关。耳鼻咽喉科主任韩朝主任医师介绍,鼻腔和咽部的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口气的发生,如扁桃体结石、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真菌性鼻窦炎等。这些疾病会造成局部自身清洁障碍,造成分泌物和组织碎屑堆积,厌氧性细菌和其他各种细菌生长产生腐败物,随着呼吸散发出异味。


韩朝介绍,在联合门诊中发现,一些成年人的口气是因扁桃体结石或者积食所致。由于孩子时期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很容易发生扁桃体炎。扁桃体常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肿大现象,成年后扁桃体开始萎缩,但表面的隐窝有的较深,很容易留下食物残渣的成分,蓄积时间较长后就易产生局部的腐败和感染,从而导致口腔内异味。不过,成年人的扁桃体已经没有多少防御功能,此时通过手术切除,很多成年患者的口气问题在术后即刻就能完全消失。


此次大讲堂由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虹口区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科技报社和上海市卫生健康公益咨询服务中心协办。


头图为大讲堂现场。市健促中心供图

通讯员:任玲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针灸治失眠可靠吗?幽门螺杆菌根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