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5日,上海气温达到38℃,体感温度更是高达44℃。出梅后的连日高温影响到上海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热浪侵袭让许多市民“叫苦不迭”,户外工作者高温下的辛苦坚守也再次引发关注。
上海市民面临“烤”验
“上海这个温度真的是把我‘蒸’服了。”“不管你喜欢三分熟五分熟还是七分熟,今天的上海只有全熟!”面对高温,不少网友开起玩笑。
然而,高温给市民带来的困扰却是实实在在的。7月5日凌晨5时,有上海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自己开着空调睡觉,还是热醒了。几十位网友在评论区回复,自己也是,IP属地都是上海。
还有上海市民表示,自己早上醒了一下,迷迷糊糊时想着空调开了一晚上了,想关一会儿,但是关了一两分钟就觉得闷热得喘不上气,立刻又把空调打开了。
对空调坏掉的“上班族”来说,日子更是难熬。有网友表示,自家新空调莫名其妙不制冷了,于是一晚上热得睡不着,极度疲惫,早上也只能顶着高温继续上班。
烈日下,市民“全副武装”,骑车出行。劳动报记者 颜筱依 摄影
“上班族”来到工位上,也同样需要降温。有网友发帖感慨,自己入夏后一般一周喝两杯冰饮料,但是这两日实在太过炎热,一天就喝了两杯冰饮料。
“要热融了。”“体感温度44℃都低了。”“汗如雨下。”社交平台上,关于上海高温的讨论在不断实时更新。
“走在路上像在烤箱里”
不少“上班族”表示,高温天里,有空调的家里、办公室里,都还比较好过,最“煎熬”的是通勤路上。
笔者观察到,路上许多行人都“全副武装”,穿着长袖防晒服、戴着防晒帽和墨镜,撑着遮阳伞,还有市民在脖子上挂上了便携的小电扇。
市民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裙,撑着遮阳伞。劳动报记者 颜筱依 摄影
过马路等红绿灯时,有市民不敢直接站在路口等,而是远远地躲在两三米开外的树荫下——“实在是太晒了,在这等能多少好一点。”他表示。
不少网友表示,近日走在路上,皮肤炙烤感明显。“我全身裹着居然有被晒到皮疼的感觉!”“走在路上像在烤箱里。”网友们说道。
一般来说,骑车时带起的风会使体感温度有所降低,但在这样的高温天中并不生效。有网友表示,自己公司和家所在的地铁线是平行的,所以她一般骑车上下班,这两日高温,简直热“死”。
即使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都配备了空调,许多“上班族”通勤路上还是满身是汗。一位刚到上海工作的网友表示,第一次来上海过夏天,感觉很不适应。“今天上午出门上班,大部分时间都在有空调的公交上,还是一直在流汗,到公司发现大片汗渍出现在了很尴尬的位置,真的是太热了。”她说道。
户外工作者高温下坚守
即使温度如此高,为了保障城市正常运行,还是有许多户外工作者在辛苦劳动。
笔者打开某APP的“跑腿”功能,可以看到即便温度达到38℃,平台还是可以“3分钟内接单”,“附近有379位骑手”。
笔者在路上看到,许多外卖骑手都已经戴上了防晒面罩、防晒冰袖和防晒手套,还有骑手为了降温在头盔里垫了一层毛巾,既可以防晒,又可以吸汗。多位户外工作者裸露出来的皮肤都已晒红,并在不停出汗。
外卖骑手在头盔里垫了一层毛巾。劳动报记者 颜筱依 摄影
高温天气,引发了不少网友对户外工作者工作情况的担忧。有网友发帖称,“今天上海的天真好,天清气朗,但走出门去却是一股热浪袭来,像个大蒸笼,心疼所有的户外工作者。”还有网友表示,“想想这个天的户外工作者,我白天都不敢叫外卖了。”
“所以说大家要对户外工作者多一点尊重,梅雨高温天气工作很辛苦。”一位微博网友说道。
头图为外卖骑手戴上防晒面罩、防晒冰袖和防晒手套工作。劳动报记者 颜筱依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