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生活|出游季,老年人报旅行团如何避“坑”?记住这几点!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4-07-10 13:49

摘要: 老年人报旅行团时如何提高警惕防止被“坑”?这些小妙招可能会有所帮助。

炎炎夏日,沪上不少老人都安排了出游避暑,报个旅行团省心又省力,不失是个好选择。记者从徐汇法院获悉,该院自2020年以来审结了61件涉老年人旅行团相关纠纷,发现老年旅行团里暗藏一些陷阱。老人在报旅行团时一定要注意避“坑”。


陷阱一:名为康养旅游,实为消费骗局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防范、辨别意识薄弱,以“低价游”“免费游”为噱头吸引老年人参团,在出行期间虚构保健专家、教授等身份,通过捆绑销售、送礼品等方式,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低价奶粉、中药等无效甚至假冒伪劣的保健产品。2020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18件假借低价老年旅行团推销产品实施诈骗的案件,骗取老年人辛辛苦苦攒的养老积蓄。如在一起涉老诈骗罪案中,共骗取40余名被害人损失45万余元。


陷阱二:旅游机构无证经营、履约失范


市面上存在无证经营的“黑旅社”,冒用、伪造旅行社经营资质,利用老年人法律意识不强的弱点,不与老年客户签订正规旅游合同,且未告知相关旅行风险,规避自身责任,使老年人相关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如在一起生命权纠纷案中,旅游组织者化名上海某旅行社与老年旅游者缔约,旅行过程中老人意外摔倒后死亡,但老人家属在侵权发生后却不知道告谁,索赔之路困难重重。


陷阱三:旅游服务不“适”老,造成严重后果


部分旅游项目中未制定与老年群体健康状况适配的行程项目,行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对部分年老体弱的老年群体人身安全造成一定风险。在上述案件中,有13件系“夕阳红”旅行团旅行过程中老年人发生意外事故引发的,其中11件发生死亡后果。如在一起生命权纠纷案件中,行程安排中含有五个多小时的长途车程,没有留出充分的休息时间和必要的进餐时间,导致一名患糖尿病、有膝关节外伤史的老年人因虚弱摔倒死亡。


法官提示:报旅行团,要注意这些问题!


徐汇法院的法官提醒,消费者选择旅游产品时,要前往有正规资质、信誉良好的旅行社,仔细查看旅游合同,了解各项条款和行程规划。老年人在旅行过程中如遇不合理安排或不适宜参加的行程,需及时与导游沟通,要求按照合同约定调整行程。若沟通无果,及时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投诉或报警。沟通过程中保留照片、录音、视频等相关证据,以便后续维权。


还要提醒老年人的是,要警惕“低价团”“养生游”,不贪小便宜,切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提高鉴别能力,理性消费,不盲目听信商家、“专家”推荐的养生药物,必要时留存商品票据等证据。此外,子女要经常关心、提醒家中老年人,帮助他们鉴别旅游消费陷阱,保护其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


法官建议,社区、养老院等场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权益保障普法活动,积极引导老年人掌握旅游消费知识,树立依法维权理念,增强识骗、防骗、拒骗的意识和能力。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热线回音丨发车前五分钟才能开空调...

听民声解民情,2024劳动报夏令...

“夏”基层,解民忧!感谢有你,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