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民用航空产业急需人才,每年招生200人左右,上海电机学院成立航空学院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4-09-19 16:58

摘要: 9月19日,上海电机学院航空学院成立大会在学校临港校区举行。

9月19日,上海电机学院航空学院成立大会举行。劳动报记者了解到,新成立的航空学院每年招生规模稳定在200人左右,师资队伍中高端产业人才占比将不低于30%。


新成立航空学院,每年招生200人左右


“今天我们成立航空学院,是服务上海民用航空产业发展,培养民用航空产业急需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将成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试验田,期待校企同题共答,开启新航线。” 上海电机学院党委书记鲁雄刚表示,学校将在“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学科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谋划航空学院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航空学科专业布局,努力在能源装备制造与服务、航空航天制造与服务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


鲁雄刚说,学校也期待与航空制造与服务行业的航空企业进行更广泛的联系、更深度的紧密合作,推进航空产业前沿技术进课堂、进教材,共同探索航空产业急需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范式,造就一批卓越航空制造与运维工程师。


记者在成立大会现场了解到,新成立的上海电机学院航空学院将聚焦飞机、发动机产业链中后端“生产制造、测试验证、运维服务”领域,以及商业卫星“设计、制造、总成、应用、服务”领域,形成以智能制造与运维为特色的应用型航空宇航学科体系,在航空领域重点发展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聚焦飞机零部件制造与再制造、智能运维和先进航空电动力、氢动力推进系统;在航天领域重点发展飞行器设计,特别是微纳卫星设计、制造与运维,以及微纳卫星推进技术。


新成立的航空学院每年招生规模稳定在200人左右,师资队伍中高端产业人才占比将不低于30%。上海电机学院致力于将航空学院打造成为航空航天制造和运维技术的创新策源地、航空航天制造与运维领域卓越现场工程师的摇篮,以及有全国影响力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示范学院。


人才培养将直面产业需求


中国航发商发总经理助理、上海商发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国庆说,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持续增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尽管产业前景广阔,但人才匮乏及高素质人才储备不足已成为制约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陈国庆呼吁高校要与企业在人才交流平台建设、课程体系开发、联合培养工程硕博士等方面深度合作,为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下一步批产、客服维修等做好产业人才储备,形成覆盖设计、研发、生产交付的完整人才链。


据中国商飞科技部部长蒋欣介绍,前期,中国商飞已深度参与了上海电机学院航空产业学院的建设,在教材编写、推进“大飞机”领域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试点创新工作。未来,双方将在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校企协同创新。


成立大会上,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为14位企业专家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为进一步面向产业需求、集聚产业资源,上海电机学院还分别与上海市航空学会、大飞机园、法荷航空、东古智能、中仿科技等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单位将以航空学院为依托,与上海电机学院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据了解,上海电机学院航空学院的成立是该校布局航空航天特色学科新赛道,努力建设航空航天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性技术大学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该校已经联合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春秋航空公司等头部企业共同开展“3+1”订单班和特色专业申报。未来,该校将通过筹划成立航空制造与再制造、智能运维、航空飞控、适航认证与安全评估、智能感知与检测等领域的研究平台,不断加大航空航天特色学科专业领域的建设力度。


头图为上海电机学院航空学院揭牌。校方供图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耀雪冰雪世界正式售票、9月6日开...

地铁到学校一站直达,临港为高校学...

临港新片区建设者小镇举办“103...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