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日,新中国75周年华诞当日,中共一大纪念馆用20米长的红绸铺成了一条“复兴之路”,象征着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十大的奋斗征程。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七十五载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的石库门中走出,带着对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深切渴望,踏上了波澜壮阔的征程。在这个国庆节,中共一大纪念馆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情景诗剧表演和文物展,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踏上“初心之旅”,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市民参观“初光·旭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物专题展”。于玘珺 摄影
几代人共同的心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我们是真正的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沐浴在党的光辉中成长。”出生于1951年的董先生几乎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在国庆节特意来参观“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物专题展”,对他来说是“温故知新”。展览中的上海老弄堂复原场景、带有时代印记的重要文献、反映新中国成立与建设成就的实物等一件件展品都让他分外感慨。
董先生一家已定居上海几十年,也见证了上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参观是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这里还没有这么隆重,只有一块牌子。”他回忆道,“在更早之前,这里还是租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华儿女推翻了三座大山,上海才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才有了现在的发展。”董先生所表达的,也正是今天一系列庆祝活动的主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市民仔细观看文物介绍。于玘珺 摄影
不管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们,还是出生在新时代的年轻人,对此都深有感触。
国庆假期,同济大学访问学者严生辉将82岁的奶奶接来了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是他最想带奶奶来的景点之一。从战火纷飞的年代一路走来,奶奶在陈列着红军战士使用过的武器,还有皮包、水壶等老物件的展台驻足良久,而严生辉则对展厅内的国产大飞机、船舶十分感兴趣,这与他的研究方向——新能源息息相关。“祖国繁荣昌盛,给了我们更多建功立业的舞台。”严生辉说。
“许我无忧,愿你昌盛。祖国母亲生日快乐”“国泰民安,江山锦绣”……展览尾声处的留言墙上,不少市民留下了美好祝愿,其中既有既有遒劲有力的字体,也有小孩子用稚嫩的笔触写下的“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更有党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铮铮誓言。
市民游客对祖国的祝福。于玘珺 摄影
志愿者7天在岗
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庆生
这个国庆假期,中共一大纪念馆不止游客“爆满”,志愿者名额也“报满”。人群中,35位穿着红马甲的“党的诞生地”志愿者们十分醒目。场馆内和兴业路上的讲解活动一场接着一场,来参与答题、盖章活动的游客络绎不绝,志愿者们手上的动作一刻不停。
中共一大纪念馆推出的国庆限定套色印章由5种颜色构成,画面中有石库门建筑和盛放的白玉兰。“不要小看敲章这项工作,每一次压下去的力度、角度都一样,才能该出一个完整的图案,给游客们留下一个完美的国庆节打卡回忆。”志愿者朱怀慈已经数不清自己上午敲了多少下印章。
国庆节期间限定推出的纪念章。中共一大纪念馆供图
朱怀慈是一名党龄已有30多年的老党员,加入“党的诞生地”志愿者服务队也已有4年。“虽然是节假日,但通知一发出来大家都特别积极报名,特别是上班族。”朱怀慈更是7天都在岗,“国庆节这么特殊的日子里一定要站好岗,为游客们做好服务,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庆生。”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学生们在进行手风琴表演。中共一大纪念馆供图
除了志愿者们,国庆节当天,近百位表演者和小学生还带来了一场情景诗剧表演。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将一幕幕历史场景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参与表演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四年级学生柳依妘说:“祖国母亲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花园,我们都是花园里幸福的花朵,愿祖国永远繁荣昌盛,让我们可以在您温暖的怀抱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头图为10月1日,五星红旗在一大广场飘扬。中共一大纪念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