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已81岁的王林根,在虹口区三门路805弄居住了近40年,亲眼目睹了“孤岛房”蝶变成了今天的景观房:推窗就是双拥园,房后是彩虹湾公园。
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三门路805弄,座落在三门路铁路南何线、北杨线铁道旁,4个门栋32户人家。建成后曾长期孤零零地在一片废弃农田中,前不着店,后不着村,居民进出靠铁路边的一条狭窄的“机耕路”。
由于地处偏僻,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三门路805弄的居民便在房前废弃农田搭建茅坑、开垦种菜,养鸡养鸭,成了居民的“自留地”。路灯坏了没人修,一到晚上漆黑一片,无人敢走夜路。
“底楼的居民,家家都在楼房围墙边搭建简易棚屋,堆放杂物、自行车,甚至还有人违规出租给外来人员。”2019年开始接管这里的江湾镇街道虹湾居委会干部王佳俊表示,一些居民见此环境实在太差,生活不便,索性弃屋到外面借房居住。
近年来,随着中心城区最大的保障房基地彩虹湾地区的建设,曾经一度被遗忘的角落—三门路805弄“孤岛房”脏乱差的情况逐渐浮现出来。2021年虹口区组织房管、建管、退役军人等部门和江湾镇街道一起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协调有关单位,结合彩虹湾地区建设规划和“美丽家园”改造,实施“孤岛房”综合改造计划,彻底改变三门路805弄居民的居住环境。
在整治“孤岛房”时,虹口区先从周边区域整治开始。楼的南面原先一大片废弃农田被规划建设为双拥园,经过地方和部队的共同努力,占地6307平方米的彩虹湾双拥园去年建成。双拥园南侧是生境花园区,北侧是活力健身区,还有一条约130米长、3米宽的健身步道,使居民有了健身场所;楼的北面则建设成了1.6万平方米彩虹湾公园,居民出门就是公园、绿地,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周边环境改善后,江湾镇街道对805弄1—4号实施了“美丽家园”改造。同时,对房屋的外立面、污水管、化粪池、老旧电线、屋顶漏水、路灯等实施了全面更新和修缮。居民高小明表示,随着彩虹湾社区的建成,周边有了市民驿站、社区食堂、卫生服务中心、麦德龙超市等,居委会也在附近,这里已不再是“孤岛”了。
头图为整治后的805弄楼南侧的双拥园。龙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