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人工打捞,漂浮树枝树叶就能自己“入笼”,长宁试点升级版水面垃圾收集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4-10-09 13:42

摘要: 水面垃圾收集器“大胃蛙”有了2.0版,容量和功能同步升级。


不用人工打捞,河面上漂浮的树叶、树枝等垃圾就能自己“入笼”。记者从长宁区河道管理所了解到,近期,其在辖区河道投放的水面垃圾收集器“大胃蛙”有了2.0版,容量和功能同步升级,可实现远程监控和启停、实时打捞河道垃圾和搅碎处理等,进一步提升放江后保洁效率、减轻人工压力,营造良好水生态环境。


上午时分,记者来到位于新泾港的北新泾南市政泵站放江口处。此时,投入试用的2.0版水面垃圾收集器正在勤劳地工作着。记者发现,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周围漂浮的树叶、树枝等垃圾,可以沿着拦截带向吸附设备不断靠近,然后都被吸入其中进行处理,河面上明显干净了不少。


据悉,这个水面垃圾收集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河道的吸附设备,可根据水位的高低,自动调节升降,然后通过在水面形成高低差,吸附和收集漂浮垃圾。另一部分则是河岸的收集桶,其中,可搅碎并存放吸附的各种河面漂浮垃圾,还能将被污染的河水进行过滤再排回至河道。


据长宁区河道管理所行业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常清捞河面的树叶、树枝、柳絮和浮泥等漂浮垃圾既费时又费力,尤其是放江后的保洁工作压力更大。为有序高效应对放江后保洁,他们与养护单位共同研发了2.0版水面垃圾收集器。


据悉,2.0版本的设备是在“大胃蛙”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设备的基础上迭代升级的,其垃圾储存容量从0.01立方米提升至0.2立方米,水处置能力从10立方米每小时提升至50立方米每小时,容量和处置能力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河道保洁的效率。不仅如此,2.0水面垃圾收集器还能24小时不间断作业,弥补了人工作业的时间限制,提高了河道保洁的时效性。


此外,2.0版水面垃圾收集器还配备了物联网控制,具有视频监控、定时启动、遥控启停等功能,可实现河道管理人员足不出户进行河道保洁。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泵站放江后易出现污泥上浮现象,久不清理可能会影响河道水质,所以特地将2.0版水面垃圾收集器试点投放在北新泾南市政泵站放江口处,“要是遇到夜间放江,也可远程启动作业,弥补了夜间放江后无法及时处置的短板,在白天养护作业中也可发挥作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长宁区河道管理所还将扩大范围,继续在新泾港各市政泵站投放试用2.0版水面垃圾收集器,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一步优化功能,增加溶解氧、净化等功能,实现长效治理。


头图为2.0版水面垃圾收集器正在河道上作业。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责任编辑:郭娜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启动新城绿环水脉建设!未来,...

9龄童运河里学游泳溺亡,家长诉河...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