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因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严重违法导致的亡人事故中,超半数以上肇事方年龄在60岁以上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4-10-11 18:18

摘要: 今年上海因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严重违法导致的亡人事故中,超半数以上肇事方年龄在60岁以上。


10月11日是重阳节,记者从上海交警部门了解到,今年上海因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严重违法导致的亡人事故中,超半数以上肇事方年龄在60岁以上。在这些事故的成因中,最突出的违法行为是闯红灯,占39.2%,还不同程度存在未按规定让行、逆向行驶、超速行驶等易致祸行为。


9月4日,家住静安区87岁的赵阿婆坐上了她的新车,这是儿子为了方便她出门专门挑选的老年代步车,当天带她在小区附近的闻喜路上练习驾驶。不料,赵阿婆上车后不得要领,没走多远就径直横穿道路,并且紧张之下不知该如何制动,在与一辆正常行驶的小客车相撞后继续前行,急得她双脚踏地企图阻止车辆前进。好在一名路人从后面一把抓住失控的车子,终于让车子停了下来。


值得庆幸的是,事发时小客车速度不快,赵阿婆没有在事故中受伤。静安交警经调查,认定赵阿婆承担事故全责,要赔偿机动车物损,并向母子俩详细解释了老年代步车不能上路行驶的法律规定,围观群众也纷纷表示认同:“这个车上道路危险的!”


老年人行动不便,独自出行确是难题,但是使用不合法规、驾驭不住的交通工具上路,是从不便走向了危险。这起事故虽然轻微,但过程却很惊险,也体现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的判断力、反应力都在明显下降,慢一点、多观察是更安全的出行方式。


除了使用不当的交通工具,不遵守交通法规是让老人陷入危险境地更常见的原因。9月26日,70多岁的杨阿婆在徐汇区沪闵路近康健路的非机动车道上逆向行走,在一个弯道处,一辆自行车没能及时避开杨阿婆,发生碰撞后摔倒在地,后方一辆电动自行车也连带摔倒,三人均受轻微伤。徐汇交警经调查认定,杨阿婆因在非机动车道行走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斑马线,走路要走人行道,对于这些连小朋友都耳熟能详的基本交通规则,有些老人却为了走捷径、图方便,我行我素置之不顾。因此,子女一定要时常提醒家中老人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远离大型车辆,不要争行抢道,一旦因交通违法造成事故,除了自己受伤痛苦外还要承担责任,有安全才有幸福。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因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严重违法而导致的亡人交通事故,肇事方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占比达56.2%,其中,本市户籍老年人占比达77%。在这些事故的成因中,最突出的违法行为是闯红灯,占39.2%,还不同程度存在未按规定让行、逆向行驶、超速行驶等易致祸行为。


为了针对性提高老人交通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和遏制老年人交通事故的发生,全市公安交警部门动足脑筋,联合街镇、辖区派出所、老年大学、公益企业等各方力量,深入老年群体的生活圈、社交圈、兴趣爱好圈,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有效提升老年群体的安全防范意识。


头图为长宁交警在为老助餐点播放《交通安全警示录》。交警部门供图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老年人最想上什么课?1.3万...

劳动时评 | 智能时代,请别丢下...

老年人为什么要抓紧时间接种新冠疫...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