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至19日,长宁区2024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暨“共享丰收、优品鲜达”优质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在沪举行。
来自上海市9个涉农区、农科院、光明集团、地产集团等市属单位,以及福建三明、安徽六安革命老区带来了上百种优质农产品。有松林大米、谷杰大米、生飞大米、外冈大米、青浦薄稻米、稻花湾大米、新罗泾牌大米、海丰优质大米,滩涂大米等多家品牌大米产品,也有来自闵行的冬桃、嘉定的柑橘、奉贤的腐乳制品、青浦的非遗焋糕、崇明的黄金瓜等特色产品,及三明的永安黄椒泡爪、永安笋干,六安的霍山黄芽、六安瓜片、霍山石斛等革命老区产品也纷纷亮相。
此次活动期间还设置科普墙,向市民介绍一系列优质的上海大米品种。十余年来,本市通过实施两轮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利用现代分子生物育种技术精心培育了早熟类和中晚熟类系列优质食味稻米新品种,不仅口感柔软、清香四溢,还兼顾了高产、抗病和适应性。这些新品种为上海发展地产优质大米产业提供了有力种源保障,也满足了市民对优质大米的高品质消费需求。
今年,市农业农村委、市数据局、各涉农区协力打造了“区块链+优质农产品” (申农链)应用场景,构建了可信、透明、高效的数据共享与追溯机制。本次活动中,“区块链+优质农产品”的创新概念首次被引入社区菜市场,并以长宁区美天菜场为试点正式启动。光明食品集团旗下青年农场种植的大米、上海松林猪肉以及青浦白鹤草莓等 “区块链”农产品将逐步入驻长宁区美天菜市场,届时市民只要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清晰的了解这些农产品生产、监管等情况,让老百姓买的放心、吃的安心。
头图为活动现场。劳动报记者 罗菁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