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走楼梯还慢5秒钟!“超短电梯”追求仪式感,还是确有通行需求?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4-12-12 15:49

摘要: “超短电梯”是追求仪式感,还是真的有通行实效?


“进商场要有仪式感吗?”近日,一名网友在互联网上发布了一则视频,称自己在轨交三四号线出口通往长宁来福士商场的地方看到了一部“超短电梯”,满满仪式感。对此,也有网友留言表示,“超短电梯”真的有必要吗?是噱头还是确有通行需求?对此,记者实地走访进行了了解。


走楼梯VS搭电梯,相差5秒钟


12月12日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了视频中所拍摄的这部“超短电梯”处,该电梯位于长宁来福士商场和轨交三四号线出口交接处,约两人宽。一旁就是楼梯,长度约15格台阶。


走楼梯和搭乘电梯到底能相差多少时间呢?记者分别进行了亲身体验。按照正常速度从下往上走,15格台阶耗时10秒。如果搭乘一旁的“超短电梯”,时间则为15秒。两者相比,相差了约5秒钟的时间。


那么,搭乘电梯和自行走楼梯的人数比又是多少呢?记者在此等候了约20分钟的时间,进行了粗略统计。出乎意料的是,走楼梯的人反而比搭乘电梯的要多,大概比例为:60%走楼梯,40%搭乘电梯。


据记者观察,搭乘电梯的人员中,年轻人居多,老人的数量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多。一方面是因为楼梯的面积相对更宽,而且更靠近地铁出口,而电梯则藏在一旁,略微显得有些隐蔽。很多选择电梯的市民基本都是对这里的地形比较熟悉,经常往返于此。


不仅如此,一些市民坦言,如果在出行早晚高峰时,自己还是会选择走楼梯,“更爽气,也更直接,毕竟这个电梯太窄了,可能还要排队”。


商场因各种特色电梯“出圈”


记者了解到,在上海的不少地方都有这样的“超短电梯”存在。例如,在轨交2号线静安寺站通往久光百货的通道处,也有一部“超短电梯”,一旁的楼梯台阶数量约10格左右。此外,有网友反映,在轨交7号线龙湖天街处也有一部“超短电梯”。


不仅如此,在国外,更有一些商场特地安装了“超短电梯”,还为此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据悉,这部电梯总长只有5格台阶,5米都不到。不曾想,这里此后变成了一处“景点”,由此吸引了不少旅游者前来打卡。


其实,在现代商场的建筑设施中,诸如此类的“超短电梯”一直都颇具有争议。一部分市民认为,电梯虽然长度不长,但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关键时候可以派用处。“总有一些腿脚不便的人能搭乘电梯,解燃眉之急。”市民邹女士直言,“不可因电梯短而忽视其作用。”此外,包括一些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也可以通过搭乘电梯,获得通行上的便捷和安全。


一些年轻人则将搭乘“超短电梯”视为一种舒适体验的象征。“说明商场服务周到,注重细节,没准还能因为这种特别的电梯吸引顾客前来打卡呢。”小珊是一名90后,她告诉记者,如今,一些互联网平台上都会发布各种商场内的特色打卡点,其中,有些商场就以“超长电梯”“超短电梯”“会转弯的电梯”而“出圈”,从而吸引客流前来。“哪怕是能引起大家的好奇,也不失为是一种宣传和营销的方式。”小珊直言,这可能就是一种仪式感。


“超短电梯”年维护和能耗费用高达数万元


在认可“超短电梯”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有些浪费资源。市民沈先生表示,电梯前期的建设成本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等费用都价格不菲,后续的运营成本,比如定期维护保养、电力消耗以及可能的故障维修等,都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在他看来,在资源分配与成本效益层面,“超短电梯”面临诸多挑战。


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一部“超短电梯”一年的维护和能耗费用高达数万元。有市民就指出,如果这些费用合理规划,投入到更实用的内容上,是不是更实际一些,比如,用于改善商场停车场的一些布局,或是打造顾客休息区域等方面。


不难发现,“超短电梯”的存在具有两面性。既不能因其在特殊人群服务和商场形象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而盲目推崇,也不能因成本与空间问题而完全否定。建议设计时还是要讲究科学性,在满足不同顾客需求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头图为位于轨交三四号线出口和长宁来福士入口交接处的“超短电梯”。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摄 影:包璐影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热线回音丨电梯疑似不通风?物业:...

“这是最好的春节礼物”,这个小区...

警惕!加装电梯也被骗子瞄上,虚构...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