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2.09%,连续17年提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于玘珺 发布时间:2025-01-13 16:59

摘要: 2024年,上海市民基本知识和健康行为提升显著,健康技能稳固上升,城乡差距显著缩小。

2024年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2.09%,比上一年提升1.6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并实现17年“连升”。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布最新市民健康素养监测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差距缩小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包含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三个方面和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安全与急救、健康信息六个维度。


2024年,上海针对23558名15岁-69岁城乡常住居民的调查显示,与2023年相比,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均有提升,农村居民增幅更大,从30.08%提升到36.41%,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下降至6.25个百分点。女性健康素养水平从41.45%提升到43.58%。不同年龄段中,45-54岁年龄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增幅最大,从37.38%提升到40.39%,提升3.01个百分点。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从59.32%提升至62.59%,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居民从21.38%提升至24.44%。在职业类别中,农民健康素养水平从19.91%提升至24.25%。


市民基本知识和健康行为提升显著,健康技能稳固上升,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与此同时,上海成人吸烟率连续13年呈下降趋势。这得益于强化健康促进体系建设;激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投身健康科普,增强优质健康科普内容供给;在全市开展公共卫生环境评价,深入推进控烟行动;试点健康积分奖励机制,提升市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能力和素养。


同时,数据也显示出目前健康促进工作仍存在薄弱方面:农村人口、60岁-69岁老年群体、低学历群体等健康素养水平仍然相对较低。未来将加大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健康促进工作力度,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推动全市健康科普资源的协同共享,不断提升市民健康素养。


近八成居民持有正确就医态度


此次健康素养监测还显示出市民健康素养“三方面”全面提高,“六维度”中除传染病防治素养外均有提升。2024年居民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素养水平分别达到53.11%、44.60%和36.76%。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增长居前三位,分别较上一年增长4.53、3.50和2.71个百分点。传染病防治素养略有回落,下降0.47个百分点。


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61.30%的居民掌握BMI体质指数标准的判断方法,较上年增加2.18个百分点。73.14%的居民了解控制体重的方式,64.47%的居民掌握自测血压的知识,71.87%的居民正确掌握读取玻璃体温计的方法,70.78%的居民知晓癌症早期危险信号,均较去年有所提升。


居民正确就医观念显著增强。79.48%的居民持有正确就医态度,认为并非所有疾病都能治愈,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需要理性看待诊疗结果,人数比例较上年增加3.51个百分点。76.71%的居民能根据病情轻重及治疗阶段正确选择医院,较上年增加3.11个百分点。81.93%的居民能在就医时携带以往病历和检查结果并尽可能详细向医生讲述病情,人数比例较上年增加3.66个百分点。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