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如何“收心”、“安心”、“放心”迎接新学期?这些“锦囊”请家长们收好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5-02-16 15:25

摘要: 2月17日,申城百万中小学生将迎来新学期。告别假期,勇敢迎接新学期的挑战,收下这些“锦囊”吧!

寒假“清零”了,申城百万中小学生2月17日将迎来新学期。在假期里,孩子和被窝“难舍难分”,和平板手机“形影不离”,提起开学就“唉声叹气”……开学后,还可能会出现上课走神、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发脾气和失眠等问题。


为此,我们咨询了来自“上海家长学校”等方方面面的专家们,给家长们一些建议。


“孩子怎么了,生病了吗?”家长们别着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学综合征”。这是假期结束、开学之始,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异常表现。这主要是由于孩子们的生活作息从悠闲迅速切换到忙碌;所处的环境从温馨闲散的家庭环境切换到严格规范的学校环境;孩子的大脑状态从放松状态切换到紧张的状态,会传导到躯体上产生头晕、肚子疼等不适感。


那么在开学之初,家长应该秉承着“张弛有度”、不搞“急刹车”的原则,帮助孩子回归学习状态。比如和孩子一同讨论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周末带孩子一起到书店和文具店走走等等,做好假期和学期的衔接过渡。


除了“开学综合征”,家长们忧虑的问题可不少。比如,玩了一个寒假的电子产品,如何再度把手机平板给管起来,也很让家长头疼。“视频别刷了,游戏别打了,开学了得收心了。”这样的唠叨不但不管用,还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就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使用规则,包括使用场景、使用时间等,切不可一刀切禁止。


学习重要,健康更重要。开学季遇上流感季,让家长不免“心慌慌”。寒假使用电子产品用眼过度,开学后又面临学业负担,如何保护孩子的视力?面对这些孩子健康方面的问题,家长切忌凭经验施药,例如近视问题,还是得去专业的医院寻求更加适合自己孩子的防控方案。


针对这些开学后孩子会遇到的问题,我们特意准备了几个“收心”、“安心”、“放心”锦囊,同时,我们还希望家长能和孩子一起戒除焦虑,共同成长。


张弛有度、设定规则……让孩子“一键”进入开学状态


把寒假比作一场欢乐的派对,当派对结束,孩子要回归校园正常生活时,可能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时找不到方向,出现“开学综合征”。别怕,我们有“收心”的巧妙丝线、“安心”的稳固风筝盘,还有让孩子“放心”前行的清风助力,三锦囊帮孩子在新学期稳稳飞翔!


锦囊一:帮孩子“收心”,这样应对“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但经老师、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孩子的自主调节,多数孩子的不适表现会逐渐消失,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大的影响。


帮助孩子告别开学焦虑,家长可以怎么做?


开学前,孩子首先要调整心态,恢复作息。除了要早睡早起,孩子一天的活动也要尽量向在校上课时的安排靠拢。比如,上午8-11点是学校的上课时间,就不要让孩子过分沉迷于游戏娱乐,最好静下心来读读书、做做题。时间一长,孩子的“玩心”自然就收回来了。


放松身心,适当“充电”。家长可以再带孩子适当放松一下身心,比如,趁着周末和孩子一起做做运动、逛逛公园或在家看看纪录片等。这样有助于孩子恢复平日规范、周末放松的张弛有度的状态。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到书店和文具店走走。买些课外阅读书籍和必要的学习用品,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迎接新学期,计划要做好。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拟定新学期计划,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模式转换”工作。比如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新学期计划一旦确立好了,就要保证严格执行。家长可以和孩子定期复盘计划,看看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任务没做好,不断完善,争取实现最终目标。


帮助孩子“收心”,家长也要注意避免这些误区。


不搞“急刹车”:凡事都有过程,调整状态不可能一步到位,作息要慢慢调整,学习要慢慢增量,孩子才能慢慢适应;不搞“一刀切”:不要强行取消孩子的所有娱乐活动,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逆反情绪,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孩子共同商量如何调整状态;不搞“填鸭术”:开学前后,孩子会有一段过渡适应期,家长别给孩子制造太大压力,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不搞“放风筝”:无论何时,家长都不能对孩子撒手不管。


除了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进行心理调适外,还可以向区心理中心24小时热线或12355、962525心理热线等寻求专业力量的帮助。


锦囊二: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安心”开启新学期


在寒假里,许多孩子刷视频、玩游戏,沉迷于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家长们不仅担心孩子的视力、学习和社交能力,还可能因此引发亲子矛盾,开学之后,如何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来自“上海家长学校”的专家为家长们提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对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和用途约法三章。孩子玩手机的问题,首先在于时间和内容的失控。因此,家长需要与孩子共同制定一套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则,明确使用时长和具体用途。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根据孩子的年龄、学习任务和休闲需求,设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上限。比如,小学生每天不超过1小时,中学生可以适当延长,但也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设定“手机时间银行”制度,孩子可以通过完成家务、学习任务等赚取额外的手机使用时间,这样既能激励孩子,又能让他们学会时间管理。


明确手机使用用途。区分学习和娱乐时间,规定在学习时间内不得使用手机,除非是用于查找资料或完成在线作业。限制娱乐性应用的使用,如短视频、游戏等,可以设定特定的“娱乐时间”,比如周末或晚上的一段时间。鼓励孩子使用手机进行有益的活动,如阅读电子书、学习新技能、参与在线课程等。


如何监督与执行?可以通过手机设置家长控制功能,限制某些应用的使用时间或访问权限。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要给予适当的惩罚,比如减少第二天的手机使用时间,但要避免过度严厉,以免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沉迷于手机,往往是因为缺乏其他有趣的活动或兴趣。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周末参与户外运动,如骑自行车、徒步、游泳等,也组织家庭野餐、露营等活动,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探索、玩耍,享受户外的乐趣。


家长往往是孩子的镜子,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在管理孩子手机使用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行为示范。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机使用,尤其是避免在孩子面前长时间刷短视频、玩游戏或聊天。


孩子放假时沉迷于手机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并非无计可施。家长在管理和引导孩子使用手机时,应当采用既科学又有效的方法,并充满关爱与耐心。


锦囊三:流感预防、视力防控……守护健康,这样做能“放心”


开学后,孩子们集聚,加上流感病毒传播力强、未成年学生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使得流感在校园内传播风险较高,家长们都很担心。


如何帮助孩子预防校园流感?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有关专家表示,应引导孩子加强个人手卫生,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手部接触污染物后,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在接种仍有效。


医生建议,家长如发现孩子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学校,对于已经确诊流感的学龄儿童,要居家休息,不建议带病上学。这既有利于孩子尽早康复,也是对学校其他孩子的保护。如果孩子得了流感,需根据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缩短流感病程,预防重症和并发症,但不建议自行使用处方药,儿童应慎用镇咳药。同时,要特别关注用药安全,不能随意增加药物剂量,也不能随意增加给药频次。


寒假期间,是孩子们近视发生和加重的“高危期”。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缺乏户外活动、作息不规律......都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健康。那么,新学期,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科学用眼、预防近视呢?


家长们要主动关注孩子眼健康,发现有视物眯眼、皱眉、歪头、视力下降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定期视力和屈光度检查可以清楚了解孩子的远视储备量或者近视状况,当发现孩子远视储备不足或者近视加深时,要积极采取措施,科学防控近视。


如果发现孩子近视了,要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可散瞳验光,遵循医嘱科学矫治,不要相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宣传。目前可用于近视防控的手段有配戴功能性眼镜、角膜塑形镜(OK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这些方法在控制近视发展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和使用,做好定期复查。


锦囊四:选择文具用品,这些细节要注意


开学季,自然为孩子准备文具用品,市面上文具令人眼花缭乱,如何选?这些细节要注意。


在买笔、橡皮擦、修正液这些文具时,首先要看标签。标签中至少应包含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产品标准编号、产品使用说明、适用年龄范围、安全警示等。做成香蕉、菠萝、蛋糕等形状的橡皮不仅外形逼真,还散发出阵阵水果、奶油的香味,孩子们都喜欢带香味的文具。有些孩子对某些橡皮的香味特别喜欢,会闻个不停,甚至还有啃、咬文具的习惯。但香味过于浓郁的文具,使用的工业香精,其香料内的甲醛、苯都超标,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头痛、身体乏力,且孩子啃咬后很可能会慢性中毒,甚至诱发白血病等危重疾病。所以在买文具时要慎选色彩鲜艳、气味浓重的文具。尽量购买异味小的产品,同时,也尽量避免买有软质PVC塑料护手的笔类和塑料橡皮擦。


学生涂涂画画、打印作业都离不开白纸,在挑选时,很多家长都认为,纸张越白越好。但实际上,纸太白会刺激、损伤孩子的眼睛。因此,家长在选择白纸时要注意不要选择白度太高的纸张。


此外,市面上不少文具为了吸引儿童购买,做得像玩具一样。为避免孩子们将这类文具上的饰物当成玩具玩耍,引发吞咽、噎住,甚至窒息等意外事件,不建议家长为儿童选购“趣味强”的文具。


头图中小学生为开学做准备。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开学咯!新普陀小学东校为孩子们送...

大礼堂里“冒火星”?教室里惊现“...

“跨栏”进校园,奥运精神点亮开学...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