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角色非“百亿影帝”哪吒莫属。与以往的哪吒形象不同,“黑眼圈”是他的标志性特征。但在现实生活中,若孩子出现持续性的黑眼圈,可能不仅仅是“没睡好”那么简单,而是隐藏着健康隐患。
新学期伊始,上海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乔彤特别提醒家长,儿童黑眼圈可能是过敏体质或慢性疾病的信号,需引起重视。
过敏体质是黑眼圈的“隐形推手”
黑眼圈和过敏有什么关系?事实上,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都会引起黑眼圈。过敏体质儿童常合并过敏性鼻炎,鼻腔黏膜反复充血肿胀,导致鼻窦区静脉回流受阻。眼周皮肤薄且血管丰富,血流淤滞会透过皮肤显现青紫色,形成“血管型黑眼圈”。这类黑眼圈在晨起或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后尤为明显。
过敏性结膜炎则会导致眼痒、红肿,孩子频繁揉眼会破坏眼周微血管,引发皮下出血和色素沉淀,长期炎症还会刺激黑色素细胞活性,形成“炎症后色素沉着”,同样导致黑眼圈。
对于孩子来说熬夜与电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黑眼圈生成的“催化剂”。睡眠不足会导致眼周血液循环减慢,代谢废物堆积;电子设备的蓝光破坏皮肤屏障,加速胶原蛋白流失,使黑眼圈更突出,此外盐分摄入过多引起水肿,眼周皮肤松弛后血管更明显。
寻找成因,精准消灭黑眼圈
科学护眼、规律作息、精准治疗,才能让孩子避免哪吒同款“熊猫眼”。
乔彤主任建议,过敏体质儿童应就医排查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或鼻喷激素控制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短期使用抗过敏滴眼液,冷敷缓解瘙痒,避免揉眼。
乔彤主任提醒家长,新学期开始应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保证每天7-9小时睡眠,可使用热敷眼罩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富含维生素C、K的食物,如蓝莓、菠菜,增强血管弹性。若孩子的黑眼圈伴随鼻塞、乏力、皮肤脱屑等症状,需筛查贫血、甲状腺疾病或慢性湿疹,并针对原发病积极治疗。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