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3月13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法院)在位于金茂大厦的“浦东法院 陆家嘴金融城 金融纠纷治理法官工作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涉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司法实践回应社会关切,守护金融消费者的“钱袋子”。
会上,浦东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包晔弘通报2022年至2024年浦东法院涉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审判情况。白皮书显示,2022至2024年,浦东法院共受理涉金融理财产品纠纷案件965件,审结971件。
从案件类型看,受理的案件中金融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最多,占比达51.5%,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证券投资基金交易纠纷、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次之,占比分别为23.9%、14.5%和7.8%。
从结案情况来看,以撤诉方式结案为411件,占比最高,多元纠纷化解工作成效显著。从涉诉金融机构类型来看,八成以上案件的涉诉主体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
白皮书分析,涉金融理财产品案件呈现产品服务不断创新,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理财需求多元差异,特殊主体比例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广泛,电子签约趋势明显;私募理财风险频发,涉众特征较为突出;集资手段花样翻新,民刑交叉风险暗藏等8个特征。
会上发布的10起典型案例,涵盖了私募基金、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保险投资等多个金融理财领域,涉及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管理人信义义务等热点问题,展现了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复杂性。
会上,浦东法院还首次面向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发布专门的风险提示,从投资前、签约时、投后管理全链条提出十项简明实用的建议,助力金融消费者树立理性投资观念,也为金融机构规范经营提供参考,共同织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网。
头图为发布会现场。浦东法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