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了解我们的课题”“这个课题有趣,我来投一票”。4月8日,复旦大学光草上人头攒动,蓝色棚子下,每个摊位摆放着设计独特的海报,展示着“强国之路”思政大课2023级本科生践行课题作业成果。
693份海报囊括694个践行课题,按照科技创新与国家、社会、行业发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分成10个大类。3600多名同学在现场,以海报为载体,互相交流、碰撞,每位同学手中有18张三类贴纸,将票选出“我最喜欢的课题”、“最想进行交叉碰撞的课题”与“最能触发灵感的课题”三类课题。
据了解,这学期同学们的思政大课进入“悟”阶段,在上学期的“践”阶段师生跨专业自行组队、开展践行课题的基础上,这一阶段同学们将把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转化为学术问题、研究课题或生涯思考,独立酝酿课题。在活动上,694个已开展的践行课题,根据课题性质、课题主题进行分组,完成交叉讨论、墙报展示交流、深化思考、感悟总结等环节。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渔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传承策略研究:以舟山贝雕与螺钿镶嵌工艺为例》课题摊位前火爆,几位课题成员被提问的同学围了起来。“这个课题是我们自主立项的。”2024级化学专业余中天介绍,“目前该非遗的商业化策略已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验证。舟山贝雕与螺钿镶嵌工艺通过新生力量的工作室建设与宣传、文创产品设计和制作体验等形式得到了推广,有了更大的知名度。”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哲学是更好激发中学生思维潜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哲学,可以帮助中学生的思维开启一扇新窗口,塑造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波带领了一个8人团队开展《给中学生讲哲学——中学哲学教育实践》的服务类课题。
“团队里除了两位同学是哲学学院的,其他成员来自物理系、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外文学院、新闻学院、管理学院等6个院系。”同学们通过消化大学哲学课程,集体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帮助中学生举办哲学议题思辨讨论、实验室体验、哲学辩论赛、哲学冬令营等活动,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生动有趣,帮助中学生更好衔接大学知识,也让大学所学学以致用。徐波说:“课题完成后,还有同学转专业来学习哲学了。
据了解,复旦大学将为本科生提供下一阶段的“发展计划包”,其中包括校内外学科竞赛、复芏计划(FDUROP)、研究生申请、留学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大赛、挑战杯、职业规划大赛等内容。此次课程作业展示嘉年华,特设学生发展咨询摊位,包括复芏计划答疑、创新创业大赛答疑、挑战杯答疑、国奖学子资讯站、学发中心大神答疑等。
头图为活动现场。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