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校队“过招”贵州“村超”,贵州民族文化演出与校园非遗集市火热开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5-04-12 17:10

摘要: 4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胡法光体育场上,贵州榕江大利侗寨足球队与上海交大校队足球友谊赛火热开赛。

传球、抢断、射门!4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胡法光体育场上,贵州榕江大利侗寨足球队与上海交大校队足球友谊赛火热开赛。和“村超”一起来的,还有贵州美食、榕江特产,以及非遗蜡染、竹编、刺绣……贵州民族文化演出与校园非遗集市火热开展,让这场跨越山海的球赛变成了“足”够精彩的文化联欢。


“村超加油!交大加油!”赛场上,“村超”球员以灵活穿插展现黔地足球的野性活力,上海交大队员则凭借精准传控体系演绎战术素养,攻防转换间尽显团队默契与执行力。中场休息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侗族大歌《天地人间充满爱》、榕江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卓给者》让在场观众沉浸式体验了非遗文化盛宴,将竞技场化作了文化交融的舞台。


这并非双方的首次相遇。2024年1月18日,上海交大师生足球队曾跨越千里,在贵州榕江一中的球场上与“村超”球员切磋技艺。彼时,这支由村民、教师、学生组成的“草根劲旅”,用脚法质朴却充满生命力的足球语言,让交大人深切感受到“村超”背后“人人可参与、处处有热爱”的乡村体育精神。如今,贵州村超组委会派出大利侗寨足球队回访交大,用11人制友谊赛续写跨越山海的体育情缘。


赛场之外,一场可看、可听、可品的黔地民族文化展同步绽放。一组组影像串联起“村超”发展历程,见证着“小足球”如何撬动乡村振兴“大命题”;蜡染的蓝白韵律、竹编的经纬交错、苗绣的绚丽图腾,诉说着贵州匠人数百年的指尖智慧;侗族琵琶歌的清越弦音、苗族飞歌的高亢悠远,引得师生驻足聆听。


贵州“村超”,是一项起源于榕江县的乡村足球赛事,由榕江县三宝侗寨村民于2023年自发组织举办后火爆出圈,如今已成为一项现象级的乡村体育赛事。足球是上海交大百年体育史中不可或缺的篇章。早在1901年南洋公学时期,校队便与圣约翰大学上演“双雄争霸”,引得万人空巷、专乘火车来沪观战。此后,交大足球更以“新生杯”“希望杯”等品牌赛事扎根校园,年均百场比赛、千余人参赛的规模。


此次与“村超”的互动,正是交大体育传统在新时代的延伸。活动期间,上海交大与贵州省榕江县人民政府开展校地共建座谈会、签署社会实践协议,未来将围绕“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主题深入黔东南开展足球支教、非遗调研等项目。


头图为比赛现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敦煌和故宫博物院加入育人“朋友圈...

解决品种退化难题,更健康美味!上...

为真实项目解决实际问题,上海交大...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