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防治教育“内卷”、部分幼儿园招不满……上海市教委回应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5-04-21 18:27

摘要: 4月21日,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就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如何推进?如何办好家门口的学校?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如何保障?……4月21日,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就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一校一策”推进高教综改试点


“当前我们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供需错位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因此,这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我们把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先手棋和关键点。”周亚明表示,在推进本轮“一校一策”高教综改试点时,高校首先要明确办学定位,尤其是人才培养的定位。其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突出面向国家战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战略急需人才;应用型高校突出面向行业产业办学、构建需求主导和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艺体等特色型高校突出服务对应行业,培养专业化人才。


据周亚明透露,本轮改革就是要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从错配走向适配,这就需要高校去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及时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和招生结构。对此,上海市教委正与产业部门建立上海重点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和需求清单发布机制,根据产业部门提供的人才需求趋势分析,组织高校针对性调整专业布局和招生结构,以此促进高校“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动态匹配。


此外,还要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出现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第三个原因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合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行业产业实际需求脱节,在当前科技快速更新迭代的时代环境下,这就很难培养出产业所需人才。”周亚明表示,未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推动高校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全覆盖建立教材和教学内容定期更新机制,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提升人才培养针对性;另一方面,要与经信、国资等部门联手,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一线课堂教学、学生实习实践和学业考核评价,提升人才供给效率。


另外,据周亚明介绍,工程大、应技大、电力大学、二工大、电机学院5所市属高校正在进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接下来,上海会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优质公平的基础教育缓解家长焦虑


如何缓解家长焦虑,防治教育“内卷”,让教育回归育人初心?周亚明表示,上海将重点落实两方面措施。一是促进硬件资源均衡配置,二是促进办学质量优质均衡。在提升办学质量方面,督促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品质,对需要政策支持的学校,针对性实施第三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第二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对需要专业引领的学校,大力开展新优质学校建设和学区集团的共建共享;对规模较小的学校,开展高频度互动的小班化教学改革实验,促进学校走向小而美、小而优;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全程育人视野下学校高质量办学探索,发挥九年一贯制的特有优势,助力学生接续培养。


最近,“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备受家长关注,上海如何保障这2小时体育活动落实?周亚明说,我们要督促中小学校统筹用好体育课、活动课、大课间以及课后服务等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开设丰富的运动项目,落实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市区两级要跨部门建立学校周边公共体育场馆共享机制,打造学校“15分钟运动圈”,为学校充分开展学生体育运动提供场地空间,同时,指导学校合理规划场地使用安排,用好走廊等“角角落落”。还要动员有一定专长或基础的学科教师经过培训后,指导体育社团或兴趣小组活动、组织体育锻炼及赛事活动等,形成“教师带着学生动,导师陪着学生玩”的运动氛围。


部分幼儿园招不满?将重点做好这些工作


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部分幼儿园也出现招生不满的情况。接下来,学前教育的服务重点会有什么变化?


对此,周亚明表示,关于人口发展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上海正在构建与学龄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总的看,上海学前教育总量完全能够满足常住人口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市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正从“有园上”向“上好园”转变。


未来将更加优化空间。周亚明指出,目前学前教育资源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部分人口集中导入区域仍需通过新建配套幼儿园来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个别幼儿园受土地局限还存在大班额、生均面积、活动面积不达标等情况,需通过改建扩建幼儿园来改善办园条件。同时,市级层面也在修订幼儿园建设、装备等标准,来更好地满足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


“要更加呵护孩子。”周亚明透露,今年上海还将有100多所幼儿园开展高质量建设,希望通过努力,把每一所家门口的幼儿园都办成高质量幼儿园。此外,还要更加满足需求。“近年来上海幼儿园学龄人口有所下降,但幼儿入托需求大幅增加,这就需要继续开设托班,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资源供给。”周亚明说,目前幼儿园托班主要招收2-3岁幼儿,2025年我们要以持续实施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全年新增不少于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的托额,并且继续挖掘潜力,能开尽开、应开尽开,加大托班供给。今年我们也将适时在幼儿园探索小月龄托育服务,满足部分家庭的现实需求。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纽约大学2025本科招生申请...

培养上海“新农人”,上海应用技术...

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已达84....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