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世代的大学生们喜欢读什么书?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上海多所高校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日活动,并发布阅读报告,呈现大学生的阅读画像。
复旦这位同学“逛遍四校区图书馆”
“我喜欢读书,从图书馆借阅纸本和电子书是主要阅读方式”,到复旦读研的第一个学期,微电子学院孔春明同学就“以朝圣者的心态逛遍4个校区的图书馆”,成为2024年度阅读达人。得益于复旦一次最多可借100本书、预约取书、新书荐购等服务,身处张江,孔春明却自称“坐拥书山”,在漫游书海中滋养精神家园。
据了解,复旦大学图书馆将过去一年师生阅读大数据汇聚榜单,根据读者的借阅数量及参与图书馆活动情况、旦旦书评撰写质量、服务图书馆活动情况等综合评出2024年度阅读达人、2024年度图书馆“阅读上海”优秀书评人、2024年度图书馆优秀志愿者。在4月22日复旦大学第三届读书节上,孔春明同学成为2024年的阅读达人。
在此次读书节上,复旦大学与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图书馆际互借、人才联合培养、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特藏建设与服务、馆员和管理干部交流、阅读文化推广等方面全面合作,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建设研究平台,携手提升相关领域学科建设和研究能力,助力双方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海交大发布学生阅读画像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每年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拉开全年阅读活动的序幕。2025年,以“典耀中华·阅见未来”为主题,发布《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阅读报告》,首次呈现“交大学生阅读画像”,并推出“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奖学金答辩、一场为期一周的中外文精品书展、一系列名师名家名著的报告会”,阅读伴学习共进,智能与古韵和鸣。高擎阅读炬火,建设书香校园,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
为全面了解学生阅读状况,图书馆面向全体在校生开展了2024年度阅读情况调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广泛收集了学生们的阅读数据。最终,共回收有效问卷5242份。结合图书馆借阅和入馆数据进行分析,一份生动展现交大学子阅读特征的群体阅读画像得以呈现:
过去一年,每位同学平均阅读了20.6册图书,其中专业书籍13册,课外读物7.6册。学期内近六成同学每日坚持阅读1-4小时,甚至7.2%的同学日均阅读超过8小时,体现了交大学子的阅读热忱。
课外阅读方面,中外文学、历史文化等题材关注度最高,而不同群体更展现出独特的特性:本科生以诗歌对话青春,研究生用社会纪实追问时代;男生偏爱科学新知与商业智慧,女生则钟情艺术设计与异域文脉——多元的阅读选择,构成了交大校园最动人的文化拼图。
在问卷调查“您最喜欢或者对您影响最大的书”,获得4341份学生有效反馈。学生推荐书单集中在文史哲经典。《毛泽东选集》如灯塔矗立,与《红楼梦》的缱绻、《道德经》的玄妙、《三国演义》的韬略交响共鸣。此外,《高等数学》也收获多位“真爱粉”的推荐。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还推出AI+阅读机试用,该设备依托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扫描图书封面或条码即实现AI解读、AI荐书等多元化馆藏图书服务,为读者打造沉浸式智慧阅读新场景。
上海财大鼓励师生回归深度阅读
在数智时代的AI浪潮下,人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快速获取信息,阅读是否还有价值、还有必要?人工智能时代因何阅读、又该如何阅读?4月23日,上海财经大学举办2025年书香文化节主题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深度阅读、深度思考”,引导师生思考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回归阅读的本质,从浅尝辄止走向深度阅读。
在第四届上海财经大学“阅读之星·悦读达人”颁奖典礼上,“悦读达人”获奖者2024级数字经济学院的刘宇轩表示,阅读的力量总是延迟显现,它悄悄改变我们看世界的角度,调整我们应对问题的方式,而往往要在很久以后回头,才会发现那些书早已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在活动现场,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出版社、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校团委、匡时书店等单位联合举办书香雅集。在“所荐即所读”“SUFE博物悦读”“读书带你看世界”以及学生社团等特色展位上,同学们感受着传统雅趣与现代文创的碰撞。
头图为上海财经大学举办2025年书香文化节主题活动。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