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坪户外职工不用走远,1公里内就能拥有温暖的休息港湾了。4月27日,记者从浦东机场了解到,机场工会在浦东机场停机坪范围内先后打造出了4处户外“站坪共享休息室”。在暑运大客流即将来临前,这些“提档升级”后的“站坪共享休息室”将更好地为户外职工提供温暖舒适的小憩之地。
4处站坪“共享休息室”全面完成提档升级
上午10点30分,趁着航班保障的间隙,机场地服人员沈师傅和同事步行到了位于626机位附近的“太空舱”。打开“舱门”,这里就是一处干净整洁的休息室,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喝上两口,在此稍作短暂休息,调整一下状态,沈师傅又将和同事们投入到下一趟航班的保障工作之中。
几分钟后,来自顺丰货运的员工小郑也推门而入,他径直走到了一旁的操作台,这里配备了能满足各种手机型号的充电线,在找到对应的插头后,为手机快速充起了电。
站坪员工正在共享休息室为手机充电。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其实,这个外形酷似“太空舱”的建筑物正是浦东机场为站坪一线员工打造的“共享休息室”,旨在为这些户外职工提供一个温暖的休息港湾。如今,浦东机场一共有4处这样的户外“站坪共享休息室”。
“这里是远机位作业,以前,最近的候机楼休息室在5公里之外,每次休息都要等车子过来接,要么就是直接在机坪角落找个地方歇歇脚。”沈师傅告诉记者,现在有了这些“站坪共享休息室”,距离范围缩短到了1公里之内,大大方便了户外作业的一线职工。
共享休息室内各种设备十分齐全。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考虑到马上就要迎来暑运大客流,所以我们提前对休息室进行了‘提档升级’,更新了员工日常使用的一些设备,方便他们更好地在这里休息。”作为共享休息室的管理方,浦东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工会主席李寿军告诉记者,目前,每一个户外共享休息室都配备了冰箱、空调、微波炉、饮水机,还增设了手机充电设备、医药箱,以备不时之需。
为逾3.3万站坪作业人员打造“飞行区温暖港湾”
对于户外一线员工来说,这些休息港湾无疑是他们工作中涌出的一股暖流。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占地面积近60平方公里。其中,飞行区占地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是国内最大的飞行区。飞行区里有3900多辆特种车辆和保障车辆,4000多无动力设备和9500余台无动力车辆,3.3万多名作业人员在站坪区域保障航空器安全运行。
作为机场高效运转的核心区域,场务、机务、地勤、保洁等岗位职工常年奋战在运行保障最前沿。无论是酷暑中超过60℃的地面高温,还是寒冬里刺骨的北风,亦或是持续不断的引擎轰鸣声,这些“飞行区守护者”始终坚守岗位。
站坪共享休息室外形犹如一个“航空舱”。受访单位供图
如何让户外作业人员在紧张工作间隙拥有舒适温馨的休整环境,成为上海机场集团工会和浦东机场工会重点关注的民生工程。经过认真调研勘察,2021年12月,第1间共享休息室正式启用,24小时对机坪作业人员开放,虽然条件一般,但解决了远离航站楼职工休息的问题。
此后,为进一步提升“站坪共享休息室”服务职工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浦东机场工会多次走访调研听取驻场单位职工和相关部门意见,最终制定出了“1+2+2”的升级方案,包括4个户外共享休息室和1个室内共享休息室,在原有基础上实现“空间升级、颜值升级、管理升级”。
其中,4个户外“站坪共享休息室”颇受好评,被大家亲切称为“飞行区里的温暖港湾”。它们分布在机坪的东西南北,供所有户外作业职工无偿使用。
24小时“不打烊”提供自助服务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这些“站坪共享休息室”都没有安装门锁,为的就是能够24小时提供自助式服务,真正做到“开放、共享”。到了夜晚时分,外形酷似“太空舱”的“站坪共享休息室”还会亮起温暖的灯光,静静等候着有需要前来休息的员工们。
无论是手持指挥棒引导航空器精准入位的机务人员,还是争分夺秒码放行李的行李装卸工,又或是飞行区以灯为伴的助航灯光维修员,都可以在保障航班间隙就近选择“站坪共享休息室”纳凉、取暖、喝水、休息、如厕以及躲避风雨等。
夜间时分,共享休息室也会亮灯等候。受访单位供图
不仅如此,合理的布局更是方便了远机位保障作业人员休息待命,减少他们往返周期,有效提升了航班保障效率。
为保证“站坪共享休息室”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作为管理单位的飞行区管理部工会还制定了严格规定,每天定期对共享休息室进行巡视检查和日常清洁,确保休息室内的干净整洁,并及时补给常用物品。
如今,小小的“站坪共享休息室”还成为了浦东机场暖心服务的延伸地。很多航空公司、地勤单位也纷纷将暖意汇入其中,时不时地提供一些共享茶包、暖宝宝、矿泉水、关爱礼包等等,力所能及地实现“共用共享”。
头图为机坪户外员工前往“共享休息室”稍作休息调整。劳动报记者包璐影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