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一家医院意外爆火,成网红拍照打卡点!很多人“路转粉”,每个星期来报到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发布时间:2025-05-25 17:40

摘要: 从地铁南京西路站出站后,沿着太古汇一路打卡到青海路44号岳阳医院名医特诊部,在这里拍照留影的游客和年轻市民络绎不绝。

这两天上海天气晴好,温度适宜,大量市民和游客出门买买逛逛。记者在City walk的过程中发现,沪上有医院竟然也成了“网红”:从地铁南京西路站出站后,沿着太古汇一路打卡到青海路44号岳阳医院名医特诊部,在这里拍照留影的游客和年轻市民络绎不绝。一家医院为何会成为打卡点?


“看到小红书上好多人在安利,今天特意约了闺蜜来看看。”上海女孩Cindy正在医院院子里一棵巨大的百年香樟树前摆弄手里的单反。在她的指点下,记者还找到了另一棵有100年树龄的紫藤树。“网上说这里叫‘绿房子’,看点除了参天蔽日的古树,还有池塘里的鱼和嶙峋的奇石。”同样是被社交媒体上的帖子吸引而来的上海一家高校学生王黎川提醒记者,进门处的枇杷树上结满了黄澄澄的果子,“有人吃到过说是味道酸中带甜,有点像小时候吃过的枇杷味道。”他说,“春天的时候来过一次,拍到的樱花太美了,今天就是特意来看枇杷树的。”


春天的小院。网友 摄


按照小红书上各种网友的指点,记者实地参观了院内的神授馆。这栋颇有年代感的历史保留建筑目前是岳阳医院名医特诊部的门诊楼。


一进大厅,迎面是一股淡淡的香氛味,和我们印象中充满消毒水味道的医院截然不同。复古圆弧形的船厅,奢华的法式吊灯,优雅的旋转式楼梯,保存完好的古典地板,泛着时光“包浆”的推拉式酒柜,无不彰显着它昔日的主人——清末明初上海八大家族之一、房地产大亨周湘云的旧时荣光。想当年,新瑞和洋行为周湘云设计建造了这栋地道西洋风格的宅子,还在楼房里安装了当时非常稀罕的电梯,可以直通楼顶露天空中花园。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可能是当时上海第一栋安装电梯的私宅。据介绍,如今这部电梯依然“健在”,但是出于历史遗存保护的原因,日常很少使用。


很多人都大爱的神授馆楼梯。网友 摄


至今还“健在”的古早电梯。劳动报记者李蓓 摄


虽然是周末,但是楼里却坐满了候诊的人。记者观察发现,其中年轻人占了大部分。


“我们属于路转粉,第一次路过打了卡,后面看到小红书上好多人记录了在这边做推拿的体验,所以这次是专程为了颈椎来的。”


“看到很多网友推荐的青海路44号宝藏医生,我带女儿来做针灸,已经做了好几周了,真的有效。”


记者了解到,这些年轻的“病友”大多是在社交媒体刷到推荐帖后“听劝”而来,“亲测有效”后也开始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广而告之。


记者调查发现,因建筑和花园而走红的青海路44号,实际上堪称上海名中医的“摇篮”。1950年,这栋花园住宅由华东局外贸机关租用;1952年,第一个中医医疗机构——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在这里应运而生。当时的“五门诊”群贤毕至,首任主任是时任上海市中医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陆渊雷,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喉科、痔科以及杨氏、陆氏、黄氏针灸及丁氏推拿名家云集于此,论道悬壶、教书育人,被誉为“名中医发祥地”。这就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前身。


如今,青海路44号挂牌为岳阳医院青海路名医特诊部,依然是海派中医的传承地。据悉,这里每天有诸多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工匠和享誉业内的资深中医名家来轮流坐诊。这里病人如流,门诊号几乎每天都一号难求,不仅有年轻市民亟需的腰肩颈椎推拿针灸治疗,还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心悸、血液病、抗衰老、皮肤美容等名专科,吸引了大量长三角病人跨省来求医。


头图为绿荫环绕中的青海路44号庭院深深。劳动报记者李蓓 摄影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