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松江体验非遗传承与鱼米之乡,​社会组织媒体开放日(松江专场)活动举办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嘉露 发布时间:2025-07-02 17:55

摘要: 这些社会为探索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与人文科创融合发展提供了“松江方案”。

7月2日,以“沪社精彩 共助发展”为主题的沪上社会组织媒体开放日(松江专场)活动举办。活动通过文创联展、互动体验、路演宣介三大板块,全景呈现松江社会组织在弘扬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赋能科创生态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在文创联展区域,10家文化类社会组织分别从“当代美学”“国风织造”“非遗雅韵”“翰墨风华”等不同角度,展示他们在传承江南文脉、助力文旅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上海松江顾绣研究所携绣品佳作《琼花翠鸟》《蜻蜓豆荚》《虾》《秋兰绽蕊图》惊艳亮相,并为参观者现场演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的核心技法之一“劈丝”技艺。上海松江区闻禾艺术中心带来了精心创作的植物染作品,参观者可深度体验蓝印花布图案设计及描花刻板工艺,感受传统手作的智慧与审美。


图为植物染作品。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在鱼米之乡体验区域,5家涉农社会组织通过实物和展板图文等形式,讲述他们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故事,活动参与者还可以现场品尝他们带来的松江特色美食。上海松江水稻研究所在优质稻米品种选育方面颇有心得,培育了“松香粳1018”等一批符合“上海胃”的软米品种,推动松江大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粮食亩产连续六年位列全市第一,他们现场烹煮的新鲜滋味,饱含着端稳“中国饭碗”的底气。上海叶榭社区堰泾长者照护之家致力于探索新型的农村养老模式,低龄老人在“幸福老人村”中不仅是服务对象,也是乡村公益体验的参与者,从她们带来的“奶奶咖啡”“奶奶烧饼”里,既可以看到银发力量带来的文旅产业价值,也可以听到一部农耕文化的口述史。


图为工作人员展示织松江布。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5家社会组织,围绕“科普探究”“乐活社区”“乡村振兴”“银龄行动”“非遗传承”等主题开展路演分享。上海市松江区灵长类脑研究中心依托G60脑智科创基地的人才优势,先后参与了脑图谱等重大研究课题,建立超算平台,取得多项创新研究成果;通过开设“脑智科学2035”科普基地、“脑智擘未来”夏令营、项目化课程进校、脑科学课题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常态化科普。上海松江区广富林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打造的“Lin聚Li”社会治理项目,通过培育扶持“悦心园艺角”“御猫联盟”“松邻读书会”“邻里篮球活力圈”等社区自治团队,聚焦居民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居民参与意识、改善邻里关系,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接地气的社区活动品牌。


图为钩针编织。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这些社会组织扎根土地、链接未来,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以文塑城、科技助农、爱心暖民的生动图景,为探索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与人文科创融合发展提供了“松江方案”。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民政局指导,上海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松江区民政局主办。


头图为松江顾绣展示。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从“安全观察者”转型为“治理参与...

推出三大板块活动,佘山邀市民共赴...

登高、新年音乐会……2024松江...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