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在浦东陆家嘴“三件套”等热门打卡点附近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数辆电动自行车有点“特别”。这些车辆后座“嫁接”了共享充电宝租赁主机,吸引游客扫码租借。
陆家嘴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观察,确认此行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加装的设备及连接线路暴露在外,长期经受日晒雨淋,存在漏电、短路、过热甚至起火风险;设备体积较大,改变了车辆重心,易倾倒砸伤行人;不断增加的此类车辆占据了陆家嘴原本已匮乏的非机动车道路停放资源。
同时,执法队员发现,这些改装车辆并非短暂停放,而是将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作为固定经营点位,通过手机扫描机箱上的二维码后,直接跳转到相关品牌的官方小程序可以租借充电宝。
面对这一“创新”经营模式,陆家嘴综合行政执法队经过研讨,认定该行为的本质是擅自占用道路设摊经营(共享充电宝租赁),应当依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道路、桥梁、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及其他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兜售物品以及堆放物品,影响市容环境卫生,依法以“占道经营”予以查处。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市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全程参与见证,执法队员对涉事电动自行车及其加装设备所占用的城市道路面积进行了现场测量和认定。之后,执法队约谈共享充电宝运营商相关负责人,责令立即整改。对部分无主电动自行车,依法实施暂扣,并在案发现场张贴《领取物品公告》并拍照留证。
此次整治行动有效清除了占道“钉子”,及时排除了潜在的风险隐患,保障了游客和市民的通行安全与市容环境整洁。执法队将该行为及多发点位纳入网格化重点巡查项目,依托“多格合一”平台,多部门加大日常巡逻频次,建立“发现-处置-复查”的常态长效管理机制,严防问题回潮。
陆家嘴执法队提醒共享充电宝运营商及个体经营者:任何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必须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占道经营”不仅违法,非机动车“嫁接”共享充电宝更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同时,呼吁广大市民游客,选择正规渠道租借充电宝,共同维护安全、有序、整洁的城市环境。
头图为执法人员在开展专项整治。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