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当AI遇见非遗”学生主题活动研学营在沪启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5-07-28 16:51

摘要: 7月27日,首届“当AI遇见非遗”学生主题活动研学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正式启动。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如何让千年非遗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7月27日,由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办,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协办的首届“当AI遇见非遗”学生主题活动研学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正式启动。


此次研学营是首届“当AI遇见非遗”学生主题活动的深化延伸,自今年春节启动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共吸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631名学子积极参与,征集到创意作品5648件。活动旨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精神培育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搭建文化传承的实践舞台与科技探索的创新平台。


全国9个省市24所学校的32名优秀学子参加本次研学营,他们带着各自的非遗主题项目进行为期4天的沉浸式研修,在拓宽文化视野与科技认知中打磨作品,在迭代升级中推动孵化落地。


同学们在“非遗+AI”双导师的带领下,聚焦非遗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AI技术的创新应用,展开系统性学习与实践打磨,对现有项目进行迭代优化;他们走进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解码非遗创新案例中的文化基因与技术逻辑;深入科技企业,触摸人工智能的前沿脉动,为作品注入更鲜活的技术生命力;驻足上海博物馆,感悟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共生智慧;更是走进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在“当AI遇见非遗”主题展区中,沉浸式体验科技与非遗碰撞的火花。


值得关注的是,“当AI遇见非遗”主题展区是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与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联合打造,既是本次研学营的重要实践场景,也是首届“当AI遇见非遗”学生主题活动优秀成果的集中亮相。皮影、盘扣、剪纸、蓝染、古如歌、梁平抬儿调、金山农民画......每一件作品都闪耀着青春创意与文化传承的光芒。与此同时,展区依托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5所高校学术力量,聚焦旗袍、陶瓷、民乐、皮影戏、毛毡等5大非遗项目,构建创新展示与互动体验区,打造沉浸式、兴趣化的智能交互体验场景。


开营仪式上,活动组委会还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浩兰生会展(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共同为学子们搭建从创意孵化到产品落地的实践桥梁,助力非遗与AI的融合创新结出硕果。


头图为研学营同学在“当AI遇见非遗”主题展区体验互动。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我的AI生活|体育锻炼大变样,A...

我的AI生活| 从《孤独星球》到...

上海交大团队首次将时间维度引入A...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