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主题为“让世界充满AI”的第五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落幕,此次大赛共吸引了长三角超90万人次参赛,并首次面向高校学生开放部分赛道。
大赛以“体验—学习—运用”为主线,通过“AI竞技场”“AI智汇厅”“AI体验园”三大育人场景,构建从基础能力到实践创新的阶梯式培养体系。其中,AI竞技场设“AI基础能力挑战”与“AI智能创新应用”两大板块,涵盖7个赛道14个项目,目前已全部完赛。
从4月到7月,比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迎来了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40个城市的1300余所中小学校参与,参赛队伍7000余支,超90万人次参与比赛,“AI奥林匹克”活动平台及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资源平台热度持续上升。今年赛事还首次面向高校学生开放部分赛道,进一步拓宽了参赛群体的覆盖面。
大赛通过“AI基础能力挑战”与“AI智能创新应用”的协同设计,形成覆盖基础能力、创新实践、职业技能的均衡赛事体系。技术赛道既包含“AI算法争霸”“网安守护者”等硬核项目,考查编程、数据处理、网络安全等核心能力;也设置“数智创变者”“时空折叠者”等融合赛道,突出AI的跨领域创新应用。
根据学段和能力分层,赛事设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高校四个组别,同一赛道下设基础任务与进阶挑战。以“智能机器人”赛道的“智能仓储挑战赛”为例,小学组侧重机械控制与基础编程,高中组则需融入多传感器融合与路径优化算法;“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道面向中高职和高校,聚焦数据标注、智能系统运维等职业技能,形成从兴趣培养到职业发展的全链条覆盖。
据了解,本届大赛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导向,将AI技术与产业需求、社会痛点深度绑定,推动青少年关注身边小问题,从“技术学习者”向“问题解决者”转变。
在第五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颁奖仪式现场,上海市实验学校吴梓豪、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黄雪润作为获奖学生代表,联袂带来TED展示。两位“10后”少年自信登台,分享他们在AI学习、实践与创新中的真实经历、项目成果和奇思妙想。
目前,大赛的“AI智汇厅”和“AI体验园”育人场景仍在推进中。后续将以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等为契机,举办“体验季”和“嘉年华”活动,整合社会、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的优质资源,推动学校人工智能教育与社会资源、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
头图为“AI算法争霸”赛道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