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我国在创新药械的支付机制上开展多项探索。8月20日,“商业健康保险与创新药械多元支付论坛”在上海举办。
本次论坛聚焦商业健康保险和创新药械多元支付议题,邀请政策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和多家企业重磅嘉宾参会,共同探讨如何在探索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的同时,兼顾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与成本管理,并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今年以来,国家为推动创新药的发展,尤其是解决其可及性问题,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力图打通高值创新药的“最后一公里”。
论坛中,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张璐莹表示,中国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二大药品支出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创新药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她指出,在基本医疗保险难以全面覆盖所有创新药物的背景下,商保支付是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创新药目录的推出,标志着商保深入参与创新药战略性购买的开端,将促进保险行业和医药产业走向融合发展、相互支撑。
健睿康诺咨询业务负责人黄东临则提出,尽管我国建成了覆盖14亿人的全民医保体系,但基本医保体系保障有限,难以负担高价创新药。破解之道在于构建“多方风险共担、数据互联互通、支付工具创新”的可持续生态圈,其中商保是撬动生态的关键支点,而政府需在政策设计、数据开放与跨部门协作中发挥核心作用。
宸汐健康首席医药官王正珏建议,应通过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制药企业与生态伙伴的四方协同,在多层次保障体系下构建“健康险-药企价值共生体”,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从传统的“经济补偿者”转型升级为集“健康管理、支付创新与生态整合”三位一体的价值体系。
头图为商业健康保险与创新药械多元支付论坛现场圆桌论坛环节。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