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房子”做实“医食康养文体”综合为老服务,黄浦区交出“十四五”养老答卷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美慧 发布时间:2025-08-27 18:07

摘要: 把“医食康养文体”一次打包,“绿房子”做实综合为老服务。


“我们走过来很方便的,只用十分钟。这里活动很多,可以做手工,做操,我们每天都来!”在苏州河畔的南京东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里,今年75岁的薛阿姨告诉记者。8月27日,记者走进这栋被附近居民亲切称为“绿房子”的服务中心,探访黄浦区为老年人提供的便利生活。


据介绍,该中心建筑面积3319平方米,于2023年3月10日开始运营。一走进来,就看到中心1楼正在举行便民集市,为老人提供缝补衣服、配钥匙、修伞、修鞋等服务。


中心常态化的功能设置则更是全面,1楼设有党群服务站、智慧健康驿站等,还引入了社区卫生服务站;2楼设有社区食堂、日托所、城市书房、红十字服务总站等;3、4楼为专业照护的长者照护之家;5楼设有市民健身驿站、长者运动健康之家、“零距离”星荟厅等;楼顶更有美丽露台,为到访者提供共享空间。一座5层小楼,把“医、食、康、养、文、体”的多元服务装进老年人的10分钟生活圈。


“老年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基本都能在这栋楼里满足,”南京东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莹说,“这里不仅能够提供养老服务,也是连接邻里情感、弘扬海派文化的地方。”


“绿房子”只是黄浦区做实综合为老服务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在黄浦区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占比高达44.8%。为了更好服务和照顾好老年群体,黄浦区打造了“五边颐养”服务体系,也就是让黄浦老人床边有照护、桌边有食惠、身边有帮扶、周边有布点、手边有响应。


围绕“居家养老”,黄浦区首创“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模式并推广到全市,目前签约超3100户,居全市第一;居家适老化改造完成近1400户;小区整体性适老化改造也在稳步推进,加装电梯累计超430台,这一完成率居全市第一;因地制宜在社区嵌入为老服务站,增设口袋公园和健身设施,为老年人营造舒心的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围绕老年人“就医和健康管理”这一需求,黄浦区还依托区域医联体、社区专科医联体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不仅如此,围绕老年人特别关心的“吃饭”这一日常刚需,还建设了1个配餐中心、13个社区食堂、46个社区助餐点,联手区内老字号和优质社会餐饮共同开展助餐服务,在区内50个餐饮门店推出了为老助餐服务,包括德兴馆、松鹤楼、沈大成等著名老字号的部分门店,这些服务覆盖了13万老年人群。


此外,黄浦区还注意到了老年人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对此开展新的探索。比如,支持第一百货打造“银铃俱乐部”,推出餐券、理发、脱口秀体验、兴趣课程等60余种服务,把传统商场变成老年人需要的“无压力社交场景”。在黄浦,老年人“老”去的只是岁月,不是生活。


“绿房子”为老人提供多元为老服务。劳动报记者 李美慧 摄像


头图为南京东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在举行便民集市。劳动报记者 李美慧 摄影


摄 影:李美慧
摄 像:李美慧
视觉编辑: 李美慧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有游客被台风困在外滩?黄浦:不属...

“最美退役军人”晕倒,军民合力书...

增设排水泵、加强隐患排查……上海...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