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182万名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有新意更有深意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5-09-01 17:31

摘要: 9月1日,上海182万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各校都精心准备了“开学第一课”。

为一年级新生准备各种“开学礼”,上一堂沉浸式历史课弘扬抗战精神,在“中国系列”课程上读懂“新质生产力”……9月1日,上海182万名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各校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有新意、有深意的“开学第一课”活动。


迎接新学期,同学们收到各种“开学礼”


图为开学首日,家长为孩子拍照记录这一刻。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开学第一天,仪式感少不了。记者在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看到,学校从校门口开始,给一年级新生们精心准备了开学惊喜。萌娃们背着书包走过五颜六色的气球门,在迎新板上贴上自己的名字,还能在“气球树”上摘一个藏着生肖的盲盒。走进教室后,还有来自哥哥姐姐们的一封信,分享了他们小学生活里最难忘的经历和学习小锦囊,为弟弟妹妹们“指点迷津”。“在一中心,最难忘的就是咱们全学科活动了,强烈推荐财商启迪部。”大哥哥王天佑同学写道:“锦囊呢,就是不管你成绩好或者不好,只要记住,永不放弃,永不退缩!”


卢湾中学则为每一位卢湾学子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开学礼物——“智慧之蔬”。翠绿的青菜寓意着“平步青云”;金黄的红薯象征着“属你最棒”,青青的大葱代表着“聪明伶俐”……鲜嫩饱满的蔬菜化作一份份最美好的祝福,温暖着每一位卢湾学子。


武宁路小学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YYDS & YMWX“无作业日”!校长鼓励同学们在“无作业日”里学会自主管理时间、锻炼强健体魄、畅享阅读之乐、增长劳动技能,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份特殊的开学礼:一块小手帕和一颗“启明籽”。小小的种子承载着“以今日心火为种,育明日破晓之光”的美好寓意,鼓励孩子们心怀真理之光,向阳而生。开学典礼上,学生代表与校长一起种下“启明籽”,为新学期种下新希望。


“开学第一课”上弘扬抗战精神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以“全民抗战申城志,笃行报国学子情”为主题,为全校学生开展了一堂跨越时空的思政课。


图为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开学第一课”。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开学第一课”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员带来的红色微宣讲《“胸怀天下”的手抄课本》中拉开帷幕。讲解员以珍贵文物为切入点,生动再现了抗战时期上海青年学子以笔为刃、以纸为盾的爱国壮举,引发全场师生强烈共鸣。随后,该校龚思瑜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政课,龚老师从“历史回响:触摸淞沪抗战的上海记忆”“校史寻光:抗战中的校园英雄”“精神传承:从抗战精神到少年担当”“校外实践:让抗战精神看得见做得到”四个环节徐徐展开,再现了上海人民浴血奋战的抗战场景。


思政课的最后,龚老师向学生布置了探访学校“一刻钟实践圈”内的六处红色地标作为课后研学任务,而这些红色地标来自于由静安区党史研究室编制的《上海市静安区红色旧(遗)址分布示意图》。该图涵盖静安区106处红色旧址、遗址,为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提供生动规划与指引。校方表示,发布这份红色研学地图,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和沉浸式体验,近距离触摸历史、感受历史,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举措。


学校为青少年送上“科技礼包”


记者了解到,也有学校准备了科技感十足的“开学第一课”,并搭建平台,让同学们感受前沿科技带来的魅力。


青少年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卢湾中学推出了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主题的“中国系列”课程——新质中国。在“开学第一课”上,科技表演秀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舞台上酷炫的无人机、机器人、机器狗随音乐起舞,淋漓尽致地展示着AI带来的独特魅力。思政教师方红艳、AI助教“卢小湾”和商汤科技的周澍云老师携手登台,三“师”协同,带来AI+微课《向“新”出发 “质”在卢湾》,为学生们层层揭秘新质生产力的神秘面纱。此外,卢湾中学还借助学区资源,联动卢湾高级中学,精心组织开展了多场AI智能学习课程,为全体卢湾学子搭建起触摸新质生产力的平台。


头图为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的一年级新生们。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学|马上入学!一年级新生如何适...

上海4100余所学校护校保障“一...

全市新增学位近13000个,基础...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