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68届国际聋人节到来之际,“指尖舞华裳・无声传雅韵——上海市聋人华服秀艺展示” 活动于9月21日在举行。本次活动以四大华服主题篇章为脉络,串联三个特色文艺融合表演,将聋人群体的艺术创造力与文化传承力娓娓道来,更让城市包容的温度在无声的舞台上静静流淌。
三大特色文艺融合表演,更成为整场活动的亮眼点缀。开场手语诗词《水调歌头》由10名新入职的聋人舞蹈演员演绎,这些艺术院校科班毕业的新生力量,以精准细腻的手语动作,将苏轼词作的深远意境与人文情怀传递给每一位观众;非遗安亭药斑布旗袍秀《上海谣》,让始于宋代的蓝印花布技艺与现代旗袍设计完美交融,在衣袂间彰显传统非遗的当代价值;压轴形体扇子舞《华裳丽影》由上海浦东海派旗袍文化联谊会呈现,这支致力于推广海派旗袍文化、助力女性素养提升的队伍,以灵动舞姿为展演画上圆满句点。
图为表演现场。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演所有节目均采用国家通用手语呈现,会从手语准确度、服装搭配和谐度、仪态气质感染力等多维度进行专业评审。评委专家由衷赞叹:“参演团队不仅在手语运用上展现出扎实的专业水准,更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与艺术表现力上令人惊艳,每一个节目都是对‘无声之美’的生动诠释。”
据上海市聋人协会主席介绍,本次活动吸引全市16个区聋协及高校聋人班积极参与,“从华服秀艺到读书征文,我们看到聋人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表达,更感受到他们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这种融合传统文化与无障碍理念的活动形式,为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提供了鲜活范例。”
展演在全体参演人员与嘉宾的大合影中落下帷幕,许多观众迟迟不愿离场,纷纷与参演者交流、合影,用温暖互动传递对聋人群体的认可与敬意。一位参演者通过手语动情说道:“今天我们不仅展示了华服之美,更想通过舞台传递聋人群体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精神。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平台,让社会看到我们的能力与才华,让残健共融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头图为活动现场表演展示。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