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铁路“无票时代”来了!别慌,银发族这样出门更省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5-09-28 09:12

摘要: 这场“无纸化”变革,正悄悄改变着每个人的出行习惯。

近日,一则和老百姓出行息息相关的消息刷了屏:自9月30日起,铁路部门全面停用纸质报销凭证,改用电子发票,这意味着陪伴大家多年的纸质火车票彻底退出舞台,铁路出行正式迈入“无票时代”。其实不止火车票,如今,坐飞机、坐长途汽车、逛景区,甚至坐公交地铁,都越来越少用到纸质票了。


注意,这些地方都不用纸质票了


铁路的“无纸化”进程并非一蹴而就。


2018年11月,海南环岛高铁率先试点铁路电子客票,拉开了铁路无纸化改革的序幕;2020年6月,电子客票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乘客仅凭有效身份证件即可“一证通行” ,纸质火车票从此仅作为报销凭证存在;2024年11月1日,全国铁路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经过近一年的过渡期后,纸质报销凭证于今年9月30日正式停用。


如今,旅客购票后,只需在手机上打开12306APP,就能查看车次、座位、检票口等信息,刷身份证或手机二维码即可快速进站乘车,无需提前排队取票,也不怕车票弄丢了。


在航空领域,电子客票也早已成为主流。早在多年前,各大航空公司就陆续取消了纸质机票,旅客只需凭借预订机票时使用的身份证件,即可在机场自助值机设备上打印登机牌,或者直接使用手机电子登机牌通过安检和登机。除了国内航班,部分国际航班也开始使用电子客票化。


公路客运方面,“无纸化”趋势同样明显。许多长途汽车站和客运公司推出了线上购票平台,旅客在手机或电脑上购票后,可收到电子车票二维码,在车站检票口直接扫码乘车。部分城市的公交、地铁也实现了手机支付和乘车码功能,市民乘坐公共交通时无需再准备现金或购买纸质车票,只需一部手机就能畅行无阻。甚至一些旅游景区的门票也开始采用电子形式,游客在网上预订后,凭二维码或身份证即可入园游览,避免了排队购票的麻烦。


从铁路到航空、公路客运再到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领域的“无纸化”变革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


没了纸质票,有人叫好有人担忧


对于出行领域的“无纸化”变革,人们看法不一,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感受和观点。


年轻一代大多对“无纸化”持欢迎态度。在他们看来,电子票方便快捷,符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95后的李麟是一名经常出差的职场人,在他看来,以前每次出差前都要提前去车站取票,遇到高峰期还得排长队,“现在直接刷身份证进站,太方便了。”而且,电子发票可以直接在手机上下载,报销也很简单。


然而,对于老年群体来说,“无纸化”带来的挑战却不容忽视。许多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习惯了“手握一张票”的安全感。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偶尔乘坐火车出行,因为没有纸质票,心里总是不踏实,担心记错车次和座位号。不少老年人还存在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问题,手机屏幕上的小字和操作界面让他们感到困扰。此外,一些老年人担心电子设备没电或出现故障,会导致自己无法正常出行。


除了老年群体,部分特殊人群也受到“无纸化”的影响。例如,视障人士在使用电子票时可能会遇到信息获取困难的问题,虽然一些APP提供了无障碍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便;还有一些没有智能手机或手机信号不佳地区的居民,也难以享受到电子票带来的便利。


不过,从环保角度看,“无纸化”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以铁路为例,每年数十亿人次的客流量,若全部使用纸质车票和报销凭证,将消耗大量的纸张、油墨等资源,同时增加印刷、运输、存储等环节的成本和碳排放,电子票的普及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


在效率方面,“无纸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出行效率。以车站为例,取消纸质票后,旅客无需排队取票,进站速度明显加快,有效缓解了客流高峰期的拥堵状况。航空公司和客运公司也通过电子票务系统实现了票务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但也有部分人表示,在网络信号不好或系统故障时,电子票的使用会受到影响。


银发族别慌!这份“无纸化出行攻略”请收好


“无纸化”是大趋势,但不能让老年人“跟不上趟”。除了相关部门要完善服务,我们也给老年朋友整理了一份实用的出行攻略,照着做,出门更省心。


1. 到车站、机场,先找“老年人服务窗口”


现在火车站、机场都有专门的老年人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都很有耐心。如果不知道怎么买票、怎么查行程,直接去这个窗口就行。要是想有张“纸质凭证”,也可以让工作人员帮忙打印行程单,上面会写清楚车次、座位、时间,揣在兜里,心里就有底了。


攻略小贴士:找不到服务窗口没关系,看到穿制服的工作人员,直接问“老年人窗口在哪”,他们都会指给你;打印的行程单别弄丢,坐车时可以拿给工作人员看,方便他们帮忙找座位。


2. 手机用“老年模式”,操作更简单


如果子女帮你在手机上装了12306、航空公司APP,记得让他们把APP调成“老年模式”(也叫“关怀模式”)。这个模式下,字会变大、图标会变清晰,功能也更简单,只有“买票”“查行程”“退改签”这些常用的,不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攻略小贴士:买票时可以用“语音功能”,比如在12306APP里,点一下麦克风图标,直接说“北京到上海,10月5日的火车”,手机就会帮你搜车次,不用手动打字;查行程时,也能语音问“我的火车几点开”,很方便。


3. 不会用手机?这些“老办法”还能用


要是实在不习惯用手机,也不用勉强。火车站、机场还保留着人工售票窗口,直接去窗口用现金或银行卡买票,工作人员会给你打印一张“购票凭证”,拿着凭证和身份证就能进站。坐长途汽车也一样,人工窗口随时能买票,不用怕买不到票。


攻略小贴士:也可以打“电话订票”,比如铁路的订票电话12306,拨通后跟着语音提示说清楚出发地、目的地和时间,工作人员会帮你订票,之后去车站取票就行;有些客运公司还能上门送票,打电话时可以问问。


4. 出门前“三准备”,避免慌手慌脚


准备一张“信息卡”:在纸上写清楚你的姓名、联系电话、家人电话、要去的地方、车次/航班号,放在口袋里。万一手机没电或遇到问题,拿给工作人员看,他们就能帮你。


给手机充满电,带个充电宝:出门前一晚把手机充满电,再带个轻便的充电宝(最好是充满电的),避免手机没电。如果不会用充电宝,让子女帮你提前连好线,到时候插上就行。


提前出门,多留时间:“无纸化”虽然快,但老年人出门可以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用赶时间。要是遇到不懂的地方,有足够的时间问工作人员,不用慌。


5. 遇到问题别着急,找“红马甲”或工作人员


现在火车站、机场都有穿马甲的志愿者,他们专门帮老年人和有需要的人。要是找不到检票口、不知道怎么刷身份证,可以上前询问,他们会带你过去。也可以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他们都会耐心帮忙。


攻略小贴士:如果和家人一起出门,让家人帮你把电子票截图存好,或者把行程信息发给你;要是独自出门,每隔一段时间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无纸化出行”是为了让大家更方便,不是为了“难住谁”。相关部门在推进变革的同时,会越来越照顾老年人的需求;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多帮身边的老人,教他们用用手机、讲讲攻略。相信再过不久,更多老年人都会发现:原来“不带票出门”,也能这么省心、这么安全。毕竟,科技进步的意义,就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便利,不管是年轻人,还是银发族。


头图为资料照片。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无纸化运行取得新突破,南航飞机配...

银发族触网遇成长烦恼:沉迷刷短视...

今天起,虹桥机场T2国内出港航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