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来袭,别把孩子裹成“球”!科学防护让娃安稳度过气温“过山车”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5-10-16 16:24

摘要: 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入手,为孩子构筑健康防线。

随着冷空气的持续南下,上海气温将明显下降,面对“断崖式”降温,如何为孩子科学防寒、预防疾病?上海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沈蕾、主任医师黄玉娟、消化感染科主治医师江冰心提醒,家长应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入手,为孩子构筑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气温骤降时,儿童易感染三类疾病包括:呼吸道疾病如感冒、流感、支气管炎等,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消化道疾病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引起的肠胃炎,低温环境下病毒更为活跃;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冷空气及室内过敏原共同诱发症状。


降温后,不少家长习惯将孩子“裹成球”,实则不利于散热和活动。专家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内层选择纯棉透气材质;中层注重保暖,如羊毛衫、羽绒背心;外层防风防水,避免冷风侵入。同时注意“三暖二凉”:背、腹、足部要保暖,头、心胸部位宜保持凉爽。判断孩子是否穿得合适,可触摸其后颈,温热无汗即为适宜。


不少家长想通过“贴秋膘”御寒,但突然增加油腻食物反而加重肠胃负担。应多摄入温热易消化食物,如热汤、热粥;保证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虾;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注意饮食卫生,生熟分开,食物彻底加热。


寒冷天气中,家庭常紧闭门窗,反而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应做到:每天定时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玩具、衣物;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40%—60%,避免呼吸道干燥。


天气良好时,可进行散步、慢跑、跳绳等运动;运动前后注意热身与保暖,及时擦汗,避免吹风;避免在雾霾、大风或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提升孩子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此外,接种流感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是预防秋冬高发疾病的有效手段。家庭也应备有适合儿童的退热药、口服补液盐等常用药物,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若孩子出现高烧不退,超过39℃;精神萎靡、嗜睡或异常烦躁;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症状;呼吸急促、费力或伴有喘息以及发生惊厥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降温虽不可避免,但科学防护能有效降低儿童患病风险,只要用细致入微的关怀和科学的防病知识,就能陪伴孩子温暖、健康地度过这个秋冬。


头图来自图虫。

通讯员:上海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沈蕾,主任医师黄玉娟,消化感染科主治医师江冰心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明天大雨,周六冷空气抵沪!申城或...

本周六较强冷空气抵沪!大风降温即...

10月中旬最高气温纪录诞生!明后...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