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国际器官移植大会活动首次落地中国大陆,第七届国际活体肝移植学会学术大会在沪召开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发布时间:2025-10-19 17:42

摘要: 国际活体肝移植学会学术大会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展示了中国医疗的高端技术水平与先进服务理念。

2025年第七届国际活体肝移植学会学术大会暨第七届东方器官移植大会10月17日至19日在沪举办。这是中国大陆首次获得高水平国际器官移植大会活动的举办权,标志着中国器官移植,尤其是中国活体肝移植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来自34个国家及地区的8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黄浦江畔,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


移植领域高水平会议首次落地中国大陆

仁济小儿肝移植从“零”起步闪耀国际舞台


本次大会由国际活体肝移植学会与东方器官移植大会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夏强担任会议主席,国际活体肝移植学会主席Kim M. Olthoff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陈肇隆、董家鸿,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担任共同主席。


大会共设置38个内容板块,涵盖160场主题报告、专题论坛及青年论坛,邀请了国内外移植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该领域在基础及临床方面的前沿技术、并发症管理及长期预后改善等热点话题。为全球专家学者搭建国际器官移植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推动器官移植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发展,促进移植医学的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有近4亿肝病患者,700多万肝硬化患者。我国每年新增肝衰竭患者人数约为30-50万,每年有3000至5000名儿童由于各种先天疾病导致婴幼儿终末期肝硬化,不少患者通过肝移植手术重新点亮人生。自2006年起,夏强教授带领的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团队深耕小儿肝移植领域,实现了中国儿童活体肝移植领域由“荒原”变成“沃土”,成为世界最大的儿童肝移植中心,年完成量连续十二年居世界第一。美国、英国、比利时、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也派出医护人员到仁济医院培训学习肝移植技术。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团队,不但创造了从零起步到世界第一的奇迹,更成为上海,乃至中国肝脏外科走向国际的一张闪亮名片。


今年,作为大会东道主,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团队再次展现了肝移植领域的中国技术、中国范式、中国样本。10月17日,夏强教授带领团队以手术直播形式向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完美呈现了一场腹腔镜下供肝切取和儿童肝移植手术。团队为一名5个月大的胆道闭锁患儿及作为供体的患儿母亲完成了供肝切取和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在活体肝移植供受者评估、移植肝脉管重建和并发症防治策略等关键技术环节,夏强教授团队向世界同行分享了仁济经验,供受体两台手术密切配合、一气呵成,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和热烈反响,手术顺利结束后会议现场以热烈掌声表示祝贺。

夏强院士领衔团队进行手术直播。仁济医院供图


从“分享经验”到“共建标准”

中国医疗服务实现与国际同频共振


大会期间,国际腹腔镜肝脏学会与国际活体肝移植学会联合发布了《微创供肝技术全球专家共识》,以“供体安全第一”为前提,聚焦腹腔镜/机器人等微创供肝在适应证选择、术式标准、围手术期管理、质量控制与学习曲线评估、数据上报与持续改进,提出了系统化、可行性的建议。通过规范化标准与可复制流程,推动各类型医疗机构稳步、安全地开展微创供肝,助力全球移植中心标准化、可持续发展。


夏强院士表示,国际活体肝移植学会学术大会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一是在世界范围展示了中国医疗的高端技术水平与先进服务理念,二是实现了医疗领域尤其是器官移植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的召开,将进一步夯实“供体安 全第一”与“受体长期获益”这两大核心目标,让更多患者和家庭从高质量的活体肝移植中获益。“我们将与国际同道一道,以共识与真实世界证据为抓手,推动微创供肝的标准化落地与风险分层,强化供者随访与生活质量评估。通过跨中心协作与数据共享,建立透明、可验证的质量指标,让高质量医疗服务落实到每一台手术、每一位患者。”


在活体肝移植手术中,人工智能展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潜力。夏强院士介绍,这种应用包括,准确评估活体供肝的大小体积、各个血管的精确位置、尺寸以及血流。此外,还可以用人工智能方法提高患者长期随访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目前在儿童肝移植领域有哪些前沿研究?夏强院士介绍,其团队正在研究让肝移植后的儿童摆脱免疫抑制剂,这对儿童长期生存质量会有非常大的帮助。针对肝脏本身没有组织学变化的一部分代谢性疾病患者,他们正在探索新的基因治疗方法。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异种移植进入公众视线。夏强表示,目前异种移植有望在肾脏或者心脏移植领域逐步进入临床尝试,然而大规模进入临床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主要的技术障碍是组织和生物相容性的问题。因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遗传背景,所以功能、组织相容性以及免疫排斥存在非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专家们都在共同努力思考后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头图为第七届国际活体肝移植学会学术大会在沪召开。仁济医院供图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门诊就医实现全流程智能云陪诊,仁...

爱心匠心打造暖心医疗服务,上海这...

千山万水阻不断求医路,上海仁济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