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沪上中小学生的秋游队伍踏响林间小径,秋高气爽的申城正为“大朋友”们铺开一幅更从容的赏秋画卷。避开节假日人潮,在滨江晨风中听潮声,在公园里品菊香,这份囊括自然野趣与人文底蕴的秋游指南,带你解锁这个秋日申城的别样韵味。
吴淞口炮台湾湿地公园:滨江新景里的“江天画卷”
位于宝山的吴淞炮台湾湿地,是上海的新网红景点。作为宝山滨江的“生态名片”,这里的秋日风情正随滨江新貌愈发动人。踏入园区,2公里长的滨江岸线如丝带蜿蜒,江风掠过成片的芦苇荡,掀起层层金浪,与远处往来的货轮构成动静相宜的画面。今年新增的“滨江观鸟台”成了热门打卡点,10月至11月初正是迁徙候鸟停留的时节,透过望远镜可看见白鹭、野鸭在浅滩嬉戏,不少摄影爱好者专程在此蹲守日出时分的“鸟浪”奇观。
宝山滨江景观。上海宝山 供图
作为“吴淞口日出十大观赏点”之首,吴淞口·日出广场自2025年元旦命名揭幕,便成为宝山滨江的闪亮地标。它坐拥长江与黄浦江入海口交汇处的绝佳位置,人们可同时观赏“两江合流”的壮阔与“旭日东升”的璀璨。另一地标“矿坑花园”是炮台湾湿地公园内一处独特的江南园林景观。其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技术有限而堆积的钢渣场。改革开放后,通过技术提升对钢渣进行回收提炼,形成了矿坑。在建设湿地公园时,经过综合环境治理,将昔日的工业遗迹成功转型为环境宜人的绿色空间,实现了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的结合。
共青森林公园:菊香里的全龄欢乐场
2025上海菊花展,让共青森林公园成为秋日“香氛秘境”。此次菊展设室外景点、精品菊花、插花油画艺术三大展区,500个品种的菊花与竹构、藤编等生态元素搭配,打造出“魔法森林”般的景观。
即便暂未深度体验菊展,园内的秋日魅力依旧丰盈:沿主干道前行,芦苇荡与狼尾草随风作响,11月初,枫香大道与银杏林开始变色,橙红、金黄与深绿交织,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踩在落叶铺就的“软毯”上,脚步声与叶响相映成趣。
2025上海菊花展。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多样体验让秋日时光更显丰盈。天鹅池大草坪延续着“森聆剧场”的余韵,周末常有市民自发组织的乐器演奏、合唱活动,草垛座椅随意散落,游客可席地而坐,在林风与乐声中放松身心。西门区域的“体育互动区”全年开放,踢毽子、跳房子等弄堂游戏唤起长辈的童年记忆,年轻人则偏爱体验飞盘、高智尔球等新兴运动。
青西郊野公园:湿地秘境里的秋日童话
作为上海唯一以湿地为特色的郊野公园,青西郊野公园的秋日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核心区域“水上森林”虽未到最佳观赏期,但5000余棵池杉已初染秋色,笔直的树干挺立在澄澈湖水中,倒映出朦胧光影;沿木栈道漫步,10月至11月迁徙停留的白鹭、苍鹭不时掠过水面,仍是湿地最灵动的秋日符号。
公园贴心设置了“观鸟平台”,配备高清望远镜,游客可近距离观察鸟类习性,工作人员还会定期开展鸟类科普讲解,适合带孩子的家庭与喜爱自然的游客。秋日的“大莲湖”畔是野餐的绝佳去处,带上自制的三明治、水果,在湖边草坪上席地而坐,晒着温暖的秋日阳光,听着湖水拍岸的声音,惬意十足。
广富林:穿越千年的秋日文化之旅
广富林文化遗址是上海的“文化之根”,秋日的这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秋日的诗意。核心景观“水下博物馆”在秋日阳光的映衬下更显独特,建筑主体一半沉入水中,顶部的玻璃穹顶倒映在湖面,与岸边的芦苇、银杏构成一幅绝美画面。走进博物馆,通过丰富的文物展品与沉浸式场景,游客可穿越回数千年前,感受广富林先民的生活场景,了解上海早期文明的发展历程。
遗址公园内的“广富林古村”是秋日拍照的热门地,白墙黛瓦的仿古建筑错落有致,屋檐下悬挂的红灯笼与秋日的金黄树叶相映成趣。在文化遗址内,还有历史悠久的知也禅寺。人们可一边漫步,一边欣赏秋日的阳光透过银杏叶洒在红墙上,斑驳的光影充满了禅意。
青浦和睦村:田园深处的秋日慢生活
深秋的和睦村,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金黄色的稻田、橙黄色的树叶、湛蓝的天空和千变万化的云彩,都构成了这幅画卷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品咖啡、尝美食、划皮艇、赏秋景,这些城郊乐趣置身在美景中更显惬意舒适。
10月底至11月初,稻谷成熟,风吹过稻田,掀起层层金色波浪,游客可走进稻田体验“收割稻谷”的乐趣,在农民的指导下拿起镰刀收割稻谷,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还能将收割的稻谷脱粒后带回家,作为秋日的独特纪念。
村庄内的“和睦大院”是休闲娱乐的核心区域,院内的“秋日市集”热闹非凡,村民们售卖自家种植的南瓜、红薯、橘子等秋日农产品,还有手工制作的辣椒酱、豆瓣酱等农家调味品,游客可挑选心仪的食材,体验乡村市集的烟火气。大院里的“乡村咖啡馆”别具特色,由老旧农房改造而成,保留了原有的木质结构与瓦片屋顶,内部装修简约温馨,点一杯现磨咖啡,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田园风光,享受秋日的慢时光。
国内秋游热门目的地榜单
上海的秋日已用多元景致填满了“家门口”的休闲时光。但秋光从不局限于一城之内,随着错峰游理念深入人心,无论是偏爱慢节奏康养的银发族,还是追求深度体验的年轻人,都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这份国内赏秋热门目的地榜单,或许能为想走出上海、探索更远秋景的你提供出行参考。
Top 1:兰州
作为甘青环线的核心起点,兰州串联起张掖丹霞、青海湖、茶卡盐湖等秋日胜景。10-11月的兰州,黄河两岸层林尽染,中山桥边的银杏大道金黄耀眼,清晨漫步黄河母亲雕塑旁,可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从兰州出发,沿甘青环线前行,既能欣赏张掖丹霞的秋日红韵,也能在青海湖旁邂逅迁徙候鸟,适合喜欢慢节奏摄影采风的银发族。
Top 2:喀什
喀什古城的秋日满是烟火气,艾提尕尔清真寺的穹顶在秋阳下更显庄重,百年老茶馆里的铜壶煮着砖茶,长者可坐在土炕上听民间艺人弹唱十二木卡姆。城外的帕米尔高原正值最佳观赏期,慕士塔格峰下的草甸虽渐黄,却多了几分苍茫辽阔,乘景区直通车往返,无需长途跋涉即可感受“冰川之父”的壮美,人文与自然的双重体验让旅程更具记忆点。
Top 3:长白山
10月底至11月初的长白山,迎来秋日初雪,山顶天池虽未完全封冻,却多了几分“雪映蓝湖”的奇幻感。游客可沿西坡步道徒步,踩着薄雪穿越岳桦林,看雾凇挂在枝头如“玉树琼花”,傍晚在二道白河小镇的温泉民宿泡汤,远眺窗外的林海雪原,既能避开冬季滑雪旺季的人潮,又能抢先体验“秋日雪趣”,旅行成本较旺季降低30%左右。
Top 4:丽江
秋日的丽江少了暑期的喧闹,古城石板路被银杏叶铺满,四方街的纳西族老奶奶会摆摊售卖手工编织的围巾。年轻游客可在束河古镇的咖啡馆里晒太阳,或沿拉市海骑行,看候鸟在湖面嬉戏;若偏爱深度体验,可参与“纳西族家访”,跟着当地人学做粑粑、酿米酒,夜晚围着火塘听东巴古歌,感受慢节奏的高原秋韵。
头图为共青菊花展。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