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涯教育重构“大学第一课”,2025年新生生涯教育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5-10-31 18:14

摘要: 高校新生教育,正在从“入学引导”走向“生涯启航”。

10月31日,同济大学举行2025年新生生涯教育论坛。专家学者围绕“新生先修课”“国际化环境下新生教育”“媒体视角下的高校低年级生涯教育”“AI赋能下的低年级生涯指导”等主题展开研讨。


对许多高校而言,生涯教育正在取代传统“入学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起点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院长吴薇在报告《铸魂·融入·赋能:构建师范生成长起点的孟院模式》中介绍,书院以“新生先修课”为抓手,构建了“认同先修—习惯先修—思维先修”三维课程群,从“教育家精神铸魂”到“学业规划与教技启蒙”,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师范生成长支持方案,可以称为“最早的职业启蒙课”。在国际化高校中,类似理念也正在成形。上海纽约大学新生项目中心主任陆晓园指出,在跨文化学习环境中,教育者更应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效能感”和“文化转换能力”,为国际化环境下的生涯探索打下基础。


传统的新生教育往往停留在政策宣讲和活动动员,而今年论坛的关键词是“内容创新”。上海教育杂志分社资深专员丁惠佳提出,应让生涯教育“从说明书变成故事书”。她分享的“破壁·链接·赋能”案例中,通过媒体叙事方式记录学生成长故事,激发“我也能行”的内在动机,让职业启蒙更具情感共鸣。企业的加入则带来了另一种技术视角。前程无忧校园部区域经理屈浩分享了“AI赋能,重塑起点”的实践经验。借助人工智能的兴趣识别与职业画像算法,高校可以在学生入学初期建立生涯档案,实现早期匹配、动态指导与精准推荐。


此外,与会嘉宾还走进同济大学“智慧校园辅助决策驾驶舱”、上海智慧交通安全驾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场实践考察共同展示了“生涯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场景相融、校园与社会贯通的育人新支点。


据悉,自2019年以来,同济大学依托“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新生生涯教育工作。从“新生成长训练营”“专业‘职’升机”到“生涯嘉年华”“新生生涯大赛”,逐步形成了以新生阶段为重点、贯通多维场域的育人网络。近年来,学校积极引入企业资源与AI工具,推动生涯教育向更加开放、智能、协同的方向发展。这一转变正促使高校育人理念从“迎新式教育”迈向“成长式引导”,从“单点活动”迈向“系统推进”,不断丰富学生成长支持的路径与内涵。


此次论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萌新”生涯工作室、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基地(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新生院承办。


头图为论坛现场。校方供图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毕业论文选题在什么专业,就能在什...

“无臂男孩”彭超考上同济法学研究...

又到樱花烂漫时,奈何树下行人稀!...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