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卫保障重在常态,科学防控如何打造进博“上海范式”?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5-11-11 18:17

摘要: 形成了大型活动病媒防制的“上海经验”。

记者从市爱卫办获悉,本市已圆满完成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病媒生物防制保障任务。


来自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备队的60名专业队员,在国家会展中心连续驻守16天,累计检查餐饮店547个次、强弱电房716个次、卫生间1995个次、垃圾厢房1398个次,发现并处置问题253个,展会期间病媒生物密度保持国家最高A级标准,为全球嘉宾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


近年来,上海在城市更新、气候变化和输入性风险并存的背景下,持续完善病媒防制体系,探索“防制常态化、科普社会化、监测专业化、管理信息化、处置规范化、保障触达化”的治理路径,形成了大型活动病媒防制的“上海经验”。


四季防制常态化,科普宣传全覆盖


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病媒防制任务覆盖广、要求高。今年提前入夏,市爱卫办5月12日提前启动夏秋季蚊虫防控行动,共组织13轮集中控制,出动专业人员23万人次,治理重点区域18万个、积水投药400万处、环境消杀58万处。


面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输入性风险,全市强化以清除孳生地为核心的周四、周六爱国卫生集中行动,形成全民参与格局。


为配合进博会保障,市爱卫办会同市疾控中心、青浦区卫健委、国家会展中心等单位,建立市、区、街镇三级和核心区、辐射区、外围区三圈联动机制,确保防控措施闭环落实。


与此同时,上海创新构建病媒防制科普矩阵。今年以来,围绕“防蚊灭蚊”“个人防护”等主题制作视频与图文资料,通过IPTV、社区屏幕和主流媒体多渠道传播,总触达人群超过2000万。


此外,累计设置宣传点近6万个、发放资料126万份、告知书74万份,推出“病媒脱口秀专场”“上海健康播报”等品牌栏目,让防病知识深入社区、单位和家庭。


监测体系智能升级,信息化赋能治理


市爱卫办依托完善的蚊媒监测网络,3月至11月期间每半月或每周开展监测,覆盖全市所有街镇。针对今年南方疫情,监测频次与精度同步提升。


本届进博会期间,监测网络从馆内延伸至周边人流密集区,新增4个重点监测点位,并在馆内布设8个固定点与10个移动点,结合自动监测设备与“人诱停落法”实现精准评估。


通过“病媒生物监测管理系统”和手机端上报功能,实现“巡查—上报—处置—反馈”闭环管理。专家每日分析数据,动态调整巡查重点,使防控由“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警”。


应急处置科学高效,执法监管制度化


为强化基层防控力量,上海今年发布《基层病媒生物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指南》,组建19支区级应急队伍、400名专业人员,并对近3000名从业者开展全覆盖培训,考核达标率超90%。


针对每起蚊媒传染病病例,疾控、社区、街镇、物业等七类人员联合处置,严格执行技术规范,确保疫情风险可控。


在依法管理方面,本市持续推进以蚊虫孳生地治理为核心的执法检查,《上海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已正式出台,为基层执法提供依据。各区累计出动防制人员1万余人次,处置孳生环境18万处,入户宣传20余万户,实现病媒传染病“零传播、零流行”的防控目标。


从强化源头治理到数字赋能防控、从全民科普参与到精细化应急响应,上海以常态化管理确保大型活动的公共卫生安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范式”。


头图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外景。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


摄 影:颜筱依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超强台风“凤凰”下周三影响申城!...

明日降温但冷空气实力有限!周三起...

明晨仍有雾!冷空气明天下午到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