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发现的世界,一个星球的世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带领听众开启了一场关于天体物理学的奇妙之旅。
11月17日,第十三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举行。奎洛兹以“系外行星革命及其对宇宙生命的影响”为题,与上海市高校及中学师生代表面对面畅谈。
1995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奎洛兹与导师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共同发现了首颗太阳系外绕恒星运行的行星。这项发现引发了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并推动了系外行星研究这一领域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地位的认知。
宇宙中到底还有没有其他生命存在?这个宏大且根本的命题,是奎洛兹近年来深耕的研究方向。不过他强调,寻找人类下一个居住地绝不是他的最终目的。“我们共同拥有一个伟大的星球——地球,探索系外行星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离开家园,而是为了在地球上和平生活。这里是人类的家。”
“除了地球,我们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宇宙中的其他地方存在生命,但没有证据并不等于证据不存在。”奎洛兹展示了对一些系外行星大气的探测结果,包括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关键分子的吸收谱线特征。即使这些分子本身并不等同于生命存在的直接证据,但它们提供了潜在的化学环境线索,使研究者能够推测行星的内部结构,以及是否具备生命形成的重要前置条件。
作为一名科学家,奎洛兹也热爱阅读科幻小说、观看科幻电影,尤其喜欢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的电影。他认为科幻的目的不在于提供一份“right or wrong”的答案,而是试图探讨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那么,世界上真的存在外星人吗?他们会像《三体》小说中描绘的一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吗?面对来自听众的提问,奎洛兹给出了坚定的回答:“我认为地球以外存在生命,因为我无法相信生命在地球上是独一无二的,有如此多的行星,那里一定有生命,这种生命可能只是细菌的痕迹。但在银河系中,我们是稀有的,可能是唯一意识到宇宙存在的智慧生命。”
头图为活动现场。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