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绿树成荫的上海机床厂中央大道
直到今天,我依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上海机床厂头道门到二道门,那条贯穿厂区中央的近一公里的宽敞水门汀道路,迄今为止在上海没有任何一家工厂能与其媲美。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犹如公园般令人赏心悦目。这条中央大道不仅是上海机床厂工人上下班行走的大道,更是一条美丽、壮观、大气的景观大道。
曾经有一位作家在其一篇散文中,将上海机床厂的数千名职工每天上下班兴高采烈地走在这条中央大道上,形容为走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而我父亲从1953年3月进入机床厂工作到1992年退休,在这条“康庄大道”上“走”了整整39年,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机床厂的一名中层干部。至今父亲还精心保存着一张他的艺徒毕业证书。这张毕业证书是1954年父亲24岁那年,由时任上海机床厂厂长艾丁、副总工程师李艮同签署颁发的。
说起艾丁厂长,这可是位老革命。上海解放后,他担任过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的秘书兼华东军政委员会机要处处长;2009年8月,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而李艮同副总工程师则是位曾在国外留学的技术专家。由此可见,当时上海市的高层领导把这两位一“红”一“专”的重量级干部“高配”给上海机床厂,该厂的地位是何等的高大上。而1957年毛主席亲自莅临机床厂视察,则成为该厂干部职工们终生难忘的幸福记忆。在机床厂老同志的心目中,中央大道更是一条洒满阳光的“金光大道”,因为当年毛主席就“神采奕奕地行走在中央大道上”。
晚年的艾丁厂长曾经在报刊上撰文回忆1957年7月8日毛主席视察机床厂时的情景:“当时我担任上海机床厂厂长,方杰担任党委书记。7月8日上午,时针刚过11点,毛主席就莅厂视察。在厂部前面的中央大道,毛主席一下车微笑着和我们握了手,毛主席来厂的信息不胫而走,像电波般地迅速传遍各个角落,职工欣喜若狂,沉浸在无比幸福的激动之中,全厂沸腾了。毛主席环视四周,频频招手示意,向职工们问好。”
生不逢时。1957年毛主席视察机床厂时,我还没出生,所以也没机会得到他老人家的亲切接见。如果毛主席晚几年来机床厂视察的话,那么,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或许就有可能站立在中央大道的两旁,夹道欢迎毛主席了,甚至还有机会来到毛主席的身边,向毛主席敬少先队队礼,然后献花、合影什么的。这绝对不是我在说大话,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机床厂接纳了相当数量的越南、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的培训生来厂深造,其中要算越南的培训生最多,走在厂区中央大道上,经常能碰到头戴铜盆帽的越南培训生。这时候,我常常会调皮地冲着他们做出几个鬼脸,然后哼几句当年颇为流行的那首好像是由胡志明作词的歌曲《越南·中国》“越南中国,山连山,心连心……”旋律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之中,还是蛮有几分柔情的。
中央大道,对上海机床厂而言,在那个年代它是一条充满阳光与歌声的“康庄大道”。这条大道不仅是上海机床厂全体干部职工的骄傲,也是我这个该厂职工子弟的骄傲。
上海机床厂1955年新产品试制奖励大会纪念册
父亲上海机床厂建厂40周年荣誉证书
父亲学徒转正证书
上海机床厂大件车间1957年第一季度增产节约经验交流会留影于人民公园(最后一排右三为父亲刘征文)
以上图片皆为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