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又到一年上海“两会”时,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于1月11日至15日胜利召开,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与1月10日至14日胜利召开。
聚焦2023年上海“两会”,我们看到,未来上海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正在绘就: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作用更加凸显。
聚焦2023年上海“两会”,围绕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民生关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建真言、谋良策,其中也有不少本市工会系统带来的“好声音”“金点子”。
本期独家策划栏目,带你走进2023年上海“两会”时光。
【独家策划】
今后5年上海有这些目标愿景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今后五年,上海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重大突破。
==上海“两会”民生议题==
上海如何保持并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去年,上海着力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有力维护了就业大局稳定。上海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6.3万个,到去年底,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上海去年高校毕业生超过21万人,但就业率依然达到94.3%,保持全国领先。
==上海“两会”上的工会好声音==
黄红代表市总工会呼吁:加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让“上海师傅”受尊崇能够再度回归
党的二十大首次把培养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与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等一起纳入了人才强国战略目标。上海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聚焦以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为代表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市总工会建议:
设立每年5月18日为“上海劳模日”
如何激励更多年轻人当好技术工人,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中,上海市总工会提交了《关于设立“上海劳模日”的建议》的提案,建议设立每年5月18日为“上海劳模日”,确立一个“价值坐标”、树立一座“精神灯塔”,更好地带动广大产业工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总工会呼吁:
进一步提升上海劳动者数字技能
数字经济高效发展的背后,高水平数字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今年上海“两会”上,市总工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上海劳动者数字技能的建议》的提案,提出从发布数字技能需求目录、打造数字技能提升平台和深化技能培训产教合作等方面,提升上海劳动者数字技能。
==职工代表参政议政==
积极履职,把一线职工的心声带上“两会”
把一线职工的心声带到“两会”!每年人代会上,总能看到来自一线职工群体的人大代表们忙碌履职的身影。今年的一线代表们都在关注什么?记者和其中的四位聊了聊,他们中既有刚刚“上任”的90后工人代表,也有资深老代表。
【特别关注】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
奋力实现上海工会工作新跨越
——2023年上海工会工作解读
2023年上海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地发挥广大职工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扎实地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紧紧围绕发展基层民主,更有力地推动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紧紧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更精准地做好服务职工工作;紧紧围绕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积极地探索符合上海超大城市特点、符合新型劳动关系的工会发展道路。
【特别关注】
兔年开局,工会、职工大展宏“兔”
癸卯新春正月初七,兔年开工第一天。上海,浦江,依旧潮涌不息,人间烟火气正袅袅升起。放眼看去,建设者们忙碌于本市重大工程建设一线,多家企业远赴云南“招兵买马”解发展燃眉之急,环卫工人穿梭于大街小巷守护城市“颜值”,外卖送餐员以最快的速度将美食送达顾客手中……
兔年开局,各行各业的人们带着新年新期待,在互道新春第一声问候后,继续撸起袖子、埋头苦干,共同为上海“欣欣向荣”贡献一份份炽热不灭的力量。
走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再次作出部署,对各级工会深入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入会,到服务保障,再到全方位发展……近年来,在上海工会的持续发力和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正在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工会的暖意。
【一线纪实】
书香满屋处,往来皆职工
——看这些职工书屋如何得获“全国示范点”称号
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关于命名2022年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的通知》。上海共有26家职工书屋获得该称号,每家职工书屋各有特色特点,成为职工文化展示、学习交流的载体和阵地。
本期,介绍了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喜阅书屋”、中建二局华东公司上海区域事业部职工书屋、杨高公交公司“领航社”职工书屋,看看各家书屋的独具特色。
==本期杂志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