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入点1:全会最重要成果
据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方裕介绍,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仔细翻阅《决定》,我们可以看到,《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是分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此外,《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涉及体制、机制、制度等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
在全会闭幕第二天,7月19日,市总工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随即召开(扩大)学习会,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工会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工作。7月31日,市总工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再次召开(扩大)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沈军指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同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在学习研讨中,大家纷纷表示要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
连日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全会精神摆上当前最重要的议事日程。徐汇、杨浦、虹口、黄浦、静安、奉贤等区总工会表示,要线上线下相结合,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全会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要切实承担起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切入点2:以改革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决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等作出部署。
上海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充分发挥大口党委“统”“联”优势,动员在沪央企当好产业链“链主”,进一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度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则表示,上海产业发展将自觉把改革摆在更突出位置,聚焦新型工业化,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快产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起发力,更好助力“五个中心”和现代化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我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倍感振奋!”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表示,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创新的战略目标,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上海朋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潘诗良表示,身在制造业领域,自己深刻体会到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现实意义。公司也正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推进生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通过引入智能制造系统,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生产精度和效率。
上海市劳模、上海万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黄震在学习《决定》后深感振奋。他坚信,在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企业将迎来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他表示,企业也将聚焦智慧型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吸收转化先进研究成果,打造优质“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不断开拓新市场,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切入点3: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会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介绍称,全会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重要部署,对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等提出了改革任务。
上海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郭凯清楚地记得,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虹桥街道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并鼓励大家多做“接地气、聚民智的有益探索”。“五年来,我们牢记殷殷嘱托,致力于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坚实迈向最佳基层实践地。”郭凯直言,在这其中,街道尤其注重发挥社区群众的力量。据统计,虹桥街道目前已听取了辖区居民对97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其中,面对面征询量就达到了4.5万余人次。
郭凯表示,新征程上,立足基层,自己更要进一步把握“具体”“现实”这两个关键词,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五个人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民生的问题,把桩桩件件的民生实事落实、落细,通过融汇民情、融合民智、融解难题、融通中外、融炼机制,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效能。
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卢礼卿则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全会精神的过程中,也在思考如何将本次全会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论述进一步融入社区治理的各项工作中。他表示,近年来宜川路街道通过践行“用脚丈量社情,用心丈量民意”的群众工作“丈量十法”,已经在多项重点工作中探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优良作风,聚焦改善民生、群众急难愁盼等领域,进一步思考、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途径、机制,形成党建引领下居民群众踊跃参与社区治理的生动局面,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卢礼卿说。
切入点4: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5亿;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表示,这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一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决定》里提出要“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让上海各行各业的劳模工匠们倍感振奋。作为产业工人代表,全国劳模、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车间主任杨戌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聚焦水环境治理、“无废”城市建设、设备国产化替代等方面,加快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污水厂数字化、低碳化转型。“我将和广大产业工人一起,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践行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为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奋力一跳。”
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上海师傅,工会组织责无旁贷。“当前,浦东正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一支与浦东引领区建设相适应的产业工人大军。”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倪倩特别注意到《决定》中关于“提高各类人才素质”等内容。她表示,下一步,浦东新区总工会将继续着眼推动健全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坚持创新实践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模式,聚焦浦东加速壮大硬核产业集群,推广复制“训赛—证—用”一体模式,赋能职工发展、人才成长、企业进步、产业提升。通过持续深入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成果、先进操作法、合理化建议评选,推进职工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切入点5: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就是因为这项事业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林钊在《深圳特区报》撰文指出,我们必须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工会发挥好“群众性”具有天然优势。在近期召开的市总工会十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郑钢淼就提出,要围绕全会提出的“七个聚焦”,找准工会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其中,要围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重大任务,做实做细工会服务。下半年,我们乐见,一系列市级层面工会服务职工实事项目都将接踵而至:建设改善1000间生产一线职工工间休息室,推进1000个融合型服务阵地焕新改造升级,推出第三批职工品质生活试点单位,职工疗休养,开展“乐享上海福满四季”主题活动……
作为离群众身边最近的党组织,长宁区爱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秀直言,自己最深有感触的就是要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徐秀告诉记者,“民生”二字看似简单但分量十足,关乎的正是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要坚持能快则快,能多做就多做一些,我们一直以来也是这么做的。”徐秀表示,下一步,自己也将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用实际行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杨浦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上海仁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市杨浦区滨江治理联合会秘书长汪路加表示,将带领团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提升思想认识、积极链接优质资源、聚力推动实践创新,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投身谱写杨浦“三篇大文章”的火热实践,建设发展杨浦滨江“两个最佳实践地”。
结合报告中提出的“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杨浦区文旅工会表示,将广泛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发挥好区文化馆、YOUNG剧场的阵地作用,举办高品质的国际戏剧展演,立足文化惠民,为群众呈现中欧全城爵士音乐节、上海国际摄影节、上海大学生旅游节等文化盛宴。
(综合整合/阎梦华李嘉宝、张锐杰、王海雯、梁嘉蕾、陈宁、陈恒杨、陆燕婷、叶佳琦、包璐影等对本文提供素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