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图:2024年12月,市总工会推出“法治外卖”项目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摄影/展翔)
在2024年,上海工会以实际行动彰显对一线职工的关怀与支持,通过一系列实事项目,如改善工间休息室、建设健身驿站、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不仅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本刊回顾2024年上海工会工作的新举措、新亮点,展现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职工群众、引领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打造生产一线的“幸福新空间”
2024年,市总工会启动了“建设改善1000间生产一线职工工间休息室”服务职工实事项目,重点建设于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工作环境艰苦、有职业危害因素等苦脏险累岗位的生产一线。全年共完成1960间工间休息室建设改善,惠及职工近30万人。
在高桥石化,有近60间位于生产现场的休息室,例如炼油四部的休息室,为外操工提供了繁重工作后的便捷休憩空间,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上海锅炉厂的女职工休息室根据女职工的需求量身定制,配备了粉色座椅、读书角等设施,18间分布于各车间的休息室满足了职工的多样化需求。在临港新片区,城投兴港市政的“兴港港湾”集就餐、休息、社交功能于一体,成为“城市美容师”的温馨休息角落。
根据不同的工作时间特点,部分职工工间休息室24小时开放。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休息室经过改造,成为一个多功能场所,动静分区合理,特殊座椅有效缓解了医护人员的腰部疲劳。上海地铁维保梅陇基地的工务驿站,为夜班职工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和洗浴条件。
职工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2024年,市总工会持续深化职工文化建设,举办第二届上海职工文化季,推出10个市级文化项目,并指导全市各级工会推出164个子项目;举办“奋斗有你、最美是你——致敬新时代最美劳动者”主题美术展,吸引2万多人次参观;此外,还举办了长三角职工班组(团队)全家福摄影比赛、上海职工合唱大赛、主持人大赛等赛事活动,吸引超千万人次参与;制作推出了“百年荣光、再启新程”——红色工运系列短视频,用红色工运文化感染和引领职工。
在闵行、杨浦等区,成功举办首届上海职工健身汇,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身嘉年华等赛事,线上线下吸引了157万余人次参赛。
“暖心行动”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市总工会积极推进多项行动,致力于全方位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2024年以来,市总工会启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心行动”深受欢迎。今年年初,首批暖心大礼包被送到申通快递小哥手中,内含降噪耳塞、小药箱等实用物品。
此外,市总工会还举办了阳光少年工会夏令营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疗休养活动,4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其子女欢聚东方绿舟,共同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了亲子互动的“幸福连心桥”。
2024年12月,上海工会正式启动了“百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系列专场活动”,走进“饿了么”总部等平台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增强新就业群体的依法维权意识。此外,市总工会还推出了“法治外卖”服务项目,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扫码即可享受公益法律咨询和服务,包括劳动纠纷调解、线上法律咨询等五项内容,实现法律援助的精准“配送”。大力推动产改,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以来,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出台相关政策方案。着眼培育新质生产力,市总工会开展上海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全市近80个区局(产业)工会和相关单位开展重点竞赛项目847个;举办首届上海企业班组管理技能大赛,形成100个上海企业班组建设优秀案例。
工匠人才培育选树再创佳绩。评选表彰新一届全国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培养选树105位年度上海工匠,上海城投杨戌雷入选2023年度“大国工匠年度人物”,10名上海工匠入选第二届“长三角大工匠”,11名上海工匠入选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
通过各种方式持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举办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首位技术工人获得者、大国工匠王曙群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全市掀起学习热潮。
2024年开展第三届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评选,促进职工科创成果转化落地,完成56个项目合作签约和成果拍卖,总计成交额4.75亿元。
“五个全覆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上海市总工会积极行动,多管齐下维护劳动者权益。在劳动法律监督方面,2024年7月,市总工会召开上海工会推行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行动推进会,全面部署推行“一函两书”工作,计划于2026年底前实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建设、监督员培训、“一函两书”工作推行、“工会+法院+检察院”协同工作机制、和谐劳动关系指导服务等“五个全覆盖”。
同时,市总工会开展2024年度集中要约行动,分类指导推动120家“百强”企业建立集体协商、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推出女职工权益保护集体合同等范本。修订完善《上海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办法》,推动饿了么、韵达分别成立全国头部平台企业、全国快递行业总部首家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指导平台企业普遍建立争议调解委员会,探索在班组层面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机制。
创新举措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新时代以来,上海工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职工权益维护、工会组建、助企发展等方面探索工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4年,“劳模工匠助企行”为专精特新企业、非公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发布300多项劳模工匠专长清单和100多项课程清单,市总工会全年共组织4950人次劳模工匠服务企业,解决技术问题4717个,帮助8.35万人次提升技能水平。在“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中,全年举办首场巾帼劳模工匠大宣讲,970名劳模走进490多所学校,覆盖师生20万人。
此外,市总工会持续推进职工互助保障覆盖面,截至2024年11月,已覆盖在职职工469.07万人,向60.86万人次给付互助保障金7.42亿元。做实困难职工梯度帮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28.98万元。
2024年,市总工会推进119家市区两级重点企业成功建会。新就业形态工会会员达到100万人。浦东、闵行等5个区成立网约车行业工会,新发展网约车司机会员2.5万名,新发展货车司机工会会员1.8万名,圆通、中通大型加盟网点实现建会全覆盖。还制定了《进一步加强班组工会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夯实基层工会基础。
(本文刊发于《上海工运》2024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