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复旦科技创新论坛举行,12位不同国籍科学家已先后获“复旦-中植科学奖”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1-12-19 16:25

摘要: “复旦-中植科学奖”由复旦大学和中植企业集团于2015年合作设立,以表彰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12月19日至20日,第六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暨2021复旦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领军人物和青年创新人才线上线下齐聚一堂,论道科技前沿与创新趋势。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荣休教授本尼迪克特·格罗斯(Benedict Hyman Gros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马科斯-普朗克数学研究所原所长、荣休教授唐·查吉尔(Don Bernard Zagier)获2021年“复旦-中植科学奖”。


本尼迪克特·格罗斯和唐·查吉尔共同建立了格罗斯-查吉尔(Gross-Zagier)公式。该公式将Heegner点的高度与相应椭圆曲线Zeta函数的中心导数联系在一起,并推动Birch和Swinnerton-Dyer(BSD)猜想取得重大突破。此外,这一公式应用在诸多长时间悬而未决的问题上,对近几十年来的数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格罗斯教授在自守形式以及其他领域也作出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其中Gan- Gross-Prasad猜想已成为当今数学研究的核心之一。查吉尔教授在模形式和特殊函数上开展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工作,解决了从拓扑、模空间到几何、数学物理等多个领域中的大量问题。


“复旦-中植科学奖”由复旦大学和中植企业集团于2015年合作设立,以表彰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做出原创性杰出贡献的全球科学家。奖项每三年在这三个学科领域中轮流颁发。今年的“复旦-中植科学奖”授予数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二次。自2016年首次颁奖以来,已表彰了12位不同国籍的科学家,其中5位在获得“复旦-中植科学奖”后又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12月18日,中植企业集团创始人、复旦大学校董解直锟先生因突发疾病辞世。论坛现场,与会者共同默哀,表达哀悼。中植企业集团在论坛上宣布,将继续支持“复旦-中植科学奖”和复旦科技创新论坛。


“复旦科技创新论坛”由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高等学术研究院承办,中植企业集团赞助。本届论坛为期两天,在主论坛之外,另设立生物医学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整合心理学三个分论坛。分论坛汇聚4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的应用及前景、模式分析与生物信息计算、数据科学、大数据和机器智能、3D技术的应用、人与环境的心理一体性、心理学与艺术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指纹的“斗”和“簸箕”如何形成?...

2021复旦科技创新论坛举行,1...

宝山复旦科创中心启用,首批重大创...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