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富长”、田子坊……上海网红地越来越多,人大代表:老街区过度商业化干扰居民生活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2-01-22 17:30

摘要: 商业繁荣,街区漂亮,上海老街区的“网红商业化”模式乍一看是双赢,但背后潜在的问题却不容小觑。


去年“五一”,上海武康路上一栋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因“蝴蝶结”而走红,而住在小楼的一位老奶奶,也莫名其妙成了“网红奶奶”,来这里拍照的人,以能碰到这位老奶奶、和她搭上话为荣。


这是上海“网红商业”模式的一个缩影。如今,每逢节假日,除了田子坊、石库门建筑群等网红打卡圣地,上海静安区、徐汇区也出现了一大批网红店铺,引得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市人大代表田培庆提出,商业繁荣,街区漂亮,上海老街区的“网红商业化”模式乍一看是双赢,但背后潜在的问题却不容小觑。


“绿篱配上古铜色雕花栏杆,淡黄色墙垣配上斑驳树影”成为安福路、武康路一张亮丽的名片。田培庆认为,安福路、武康路等街区尚未全面商业化,直观上看不出太多隐患,但上海老街田子坊在改造过程中已经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以及丽江、凤凰等古城因过度商业开发而出现的一些弊端,很可能将在安福路、武康路和其他上海老街区重演,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老街区的商业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上海老街区商业繁荣的同时,也给城市治理、公共安全和居民生活带来极大挑战。”他指出,安福路、武康路“网红商业”模式中潜在的问题包括:擅自将居住用房改为经营性用房,“无证经营”情况突出,入驻商户性质复杂,乱改乱建问题突出,网红街区人员拥挤,干扰街区居民正常生活等。


“在传统居住方式和网红商业经济发展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受害者是整个街区的居民。”田培庆说,这些居民不仅要和店铺以及难计其数的游客分享公共基础设施,还需承载不定时的火灾隐患和安全风险,而且要忍受无休止的噪声、灯光等污染以及路面堵塞带来的交通不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当前,上海城区老马路商业化发展中的各类问题,要通过社会共治的方式为上海竖起一块 ‘精细化’管理品牌。”对此,田培庆建议对合法经营的商铺进行积极引导,提高城区商业服务标准和风貌;对违法无证经营的要求限期完善工商、税务、食品、卫生等经营许可,如在限期内无法获得相关经营许可,则严格执法取缔;减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


2009年,《上海市风貌保护道路(街巷)规划管理的若干意见》中确定了64条老马路要进行原汁原味地整体保护,永不拓宽,并且这64条马路街道两侧的建筑风格、尺度也要保持历史原貌。田培庆建议,制定上海城区老马路商业化发展管理条例,在老街区商业化发展中,妥善保存上海城区老马路的历史风貌,留住上海城市的独特味道。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巨富长”、田子坊……上海网红地...

上海部分画廊、展览场所禁止网红拍...

微评|畸形“网红打卡热”该消停了...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