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警营里最“刚”的“半边天”!她们自信喊话:不谈性别,我们用能力说话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2-03-08 08:34

摘要: 面对质疑,这群“花木兰”自信喊话:不谈性别,我们用能力说话。

警察,一个充满男性荷尔蒙的职业,特别是在刑事和各类抓捕队伍现场,女性更是凤毛麟角。而在上海的1万多名警花队伍中,记者就找到了两位“铁腕女将”。她们,是警营里最“刚”的“半边天”!面对质疑,这群“花木兰”自信喊话:别谈性别,我们用能力说话。


【金山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 马莉君】

一瓶雪花膏侦破13年前凶杀案


“我来,我下去,他们想不到我是警察。”这是女刑警马莉君在众多抓捕现场都会说的一句话。


她所在的重案队面对的是残忍狡黠的罪犯,危险和困难就发生在瞬息之间。女刑警因性别的缘故,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由她们先出手制服罪犯,把握性更大一些。这就是说,在有些时候,马莉君要第一个冲上,意味着要第一个面对危险,但她从未后退半步。


1971年出生的马莉君从警31年,是金山公安分局唯一一名战斗在侦查岗位的女民警,办理过的命案、抢案等八类重大案件不下500余件。


在马莉君看来,一起重大案件就是一幕悲剧,而她的使命就是还原案件真相,为其画上句号。


“别问了,我什么也不会说的,总之就是我杀的人。”犯罪嫌疑人坐在冰冷的座椅上,7天里始终神态自若地重复着这句话。13年前的深夜,他的女友因头部遭到重击,失血过多倒在了工地上,再也没有醒来。


尽管马莉君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办法,但都无法从犯罪嫌疑人口中获得任何有用的供述。她一度问自己:这个人,我们是不是抓错了呢?


对于这件13前的案子,线索很少。案发当晚,上海下了一场倾盆大雨。被雨水泡了一整夜后,现场取证难度异常高,警方只发现了一件盖在死者脸上的男士外套,以及放在右侧口袋内的一瓶未开封的雪花膏。此外,再无其他迹象可循。


可在对案件重新梳理过程中,马莉君敏锐地注意到了这瓶雪花膏。“没错,它非常关键”,马莉君知道自己抓住了些什么,心里有个声音告诉她,男士外套和女士雪花膏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


(熬夜翻看卷宗寻找真相)


“我们今天不聊这个案子,聊聊你和她的故事吧。”这时的马莉君语气柔和,婉如一位倾听者。


或许是感受到了些什么,在一阵沉默过后,嫌疑人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那个时候虽然没钱,但我们很相爱,一起住在工厂的宿舍里。因为工作服都一模一样,晾晒的衣服经常被人拿错,她就帮我在衣服里绣了我的姓,她手工不太好,经常绣的歪七扭八,都快认不出是什么字了。”


“她对你这么好,你肯定对她也不错吧?”马莉君层层推进。一句句看似无意的问话,实则盯紧着每一个小细节。

“她皮肤容易敏感,我老家有一种雪花膏,她用过觉得有效果,我就一直给她买。”


终于,这个连死者都不一定知道的细节,在13年后,从嫌疑人的嘴里亲口说出,事情的真相呼之欲出。


13年后,嫌疑人坦白了那一晚所发生的一切。因为买房等琐事,这对原本恩爱的情侣分道扬镳,多年后,女友一通“求复合”的电话,再次燃起男子心中希望。他不远万里,从正在打工的新疆奔赴上海,即便时间紧张,也不忘四处寻找,终于买到了女友之前一直爱用的雪花膏。可不曾想,见面后两人又起口舌之争,还没来得及从口袋中拿出雪花膏的男子,竟用板砖朝女友的头部拍了过去……


就这样,又一起案件在马莉君的手上有了答案。


31年来,马莉君的身边几乎没有“女同事”,而她99%的时间都不会穿制服。这位一身便装的女刑警将自己“藏”得很好,为的就是能够让犯罪嫌疑人“跳”出来。


面对黑暗、冰冷的犯罪世界,辛苦自不待言,但当真相得以重见天日后,这种快乐也变得无可替代。谈及自己的刑警生涯,马莉君感慨万千,“当你救下一个人时,你会觉得,这一生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虹口分局经侦支队 偰宜君】

目标跟丢后,她拉上队伍看起了电影


“我不要听‘应该’、‘大概’、我这里只有‘是’或‘不是’。”——这是“不近人情”的偰宜君。


“你可以不说,但是零口供不代表你无罪,我们的证据链已经完全足够将你绳之以法。”——这是绝不退缩的偰宜君。


“被我盯上的嫌疑人是逃不掉的,接到任何案子,我都不会发怵。”——这是自信十足的偰宜君。


这些性格组合在一起,就有了眼前这位让犯罪嫌疑人闻风丧胆、让同行啧啧称赞的食药打假“指挥者”偰宜君。而她,也是上海公安唯一一名活跃在打击食品、药品和环境类违法犯罪一线的女队长。


与许多女警花不同,从警近20年来,偰宜君一直都坚守在刑事案件侦查打击第一线。在这条看似“直男”的从警路上,偰宜君走得铿锵有力。


12岁那年,偰宜君进入少体校学习柔道,十多年的运动生涯,无数次的跌倒和爬起锻造了这位不服输、不放弃的“铁娘子”,也让她爱上和人“较量”的感觉。在从警生涯中,她与一个又一个“对手”展开了智力、体力、耐力、定力的多重比拼:有倒卖色情录像带的小商贩,有随身带刀的亡命毒贩,有给假鞋贴标的无知小工,也有灌装假酒的黑心老板……


(偰宜君在抓捕现场行动)


“办案就像我以前比赛一样,抓住对手了,即使摔倒,也不能放手。”偰宜君的铁腕之名由此而来。


在媒体报道中,人们经常听到的是“一网打尽”这个形容词。而想要“尽”的前提,就必须要织好这张“网”,偰宜君正是这个“织网者”。


在每一个案子中,作为“指挥者”的偰宜君都要把控全局。一个大型要案的抓捕行动,有时要十余路民警同时进行,“要每一路都有战果,让兄弟们没有白忙,这就非常考验一名指挥员的统筹协调能力。”偰宜君直言。


2021年初,在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件的收网行动中,12路警力奔赴全国3个省市12处窝点,于早上9点同时开展抓捕行动。9点10分,12处窝点中的涉案嫌疑人被警方悉数控制。一切进展顺利,正如偰宜君事先推演的“复刻”,而此时的她已经在指挥中心筹划下一步的审讯工作。


“只要做好准备工作,基本上行动前就已经有95%以上的把握。”这话看似轻描淡写,但要“做好准备工作”,这其中的付出却无法“一笔带过”。


每一次的集中抓捕,偰宜君都会随身带上一个笔记本,每“清”掉一个点位,就会打上一个勾。在这本满是岁月感的“工作手册”上,见证了这位女指挥官日日夜夜的付出。


(“工作手册”记录办案的点点滴滴)


当然,从警路上也绝非一帆风顺。可面对失败,她选择重头再来。之前在一次侦查过程中,偰宜君带的队伍把犯罪嫌疑人跟丢了。“不生气那是假的。”她坦言,“但骂再多也不如好好干。”


第二天,偰宜君就把队伍拉回到了办公室,大家什么都不做,集体看电影。“这部《跟踪》我已经看了两遍了。”偰宜君毫不忌讳用自己举例子,“今天,你们就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好好看看自己的问题所在。”


这样的“冷”处理也让年青队员有了更多冷静思考的时间,而这恰恰是“织网者”偰宜君带队伍工作方法上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这位最佳“织网者”的职业生涯里,很多案件一开始都只有一个人名、一个地址,都是从起初的毫无线索到最后的一网打尽。正是因为有了偰宜君这样层层抽丝剥茧的耐心和坚守,才实现了案件的全链条打击。


(女队长始终坚持学习)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是偰宜君从警的座右铭。“你们带队的是个女同志啊!”每当被这么问到时,偰宜君总会莞尔一笑,自信回答:“干警察的看啥性别,我们看能力,用案子说话。”


无论年龄几何、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上海公安女警都用自身的铁骨柔情,铸就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平安有序,成为当仁不让的“半天边”。向你们致敬!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做警营里最“刚”的“半边天”!她...

走近浦东门户交通“第一岗”女警的...

老板身陷囹圄,下属落井下石,携款...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