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秦先生因肝硬化大出血被120救护车送到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经过抢救,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由于其核酸结果呈弱阳性,后续被转入急诊负压隔离留观病房进行救治。5月4日,秦先生顺利出院了,而这一天也是全市首个“平战结合”急诊负压隔离留观病房运行期满的第一个月。
所谓“平战结合”病房,即在平时,病房作为普通医疗功能或者其他功能用房使用,一旦进入“战时状态”,可在一般病房的基础上,通过快速安装预制装配式墙板、集成式卫生间等布局调整,开启负压模式。
“平战结合”的特点,使得普通病房的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优化和利用,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了相对安全及舒适的救治环境,有效缓解了疫情期间医院滞留新冠肺炎患者转诊不及时的痛点。
近一个月来,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负压隔离留观病房共收治核酸阳性患者24名,其中转至定点医院15人,转至院内其他专科2人,出院2人。
早在2020年2月新冠疫情初期,上海市同济医院完成了《新型肺炎防控智能诊疗中心流程智慧无人化再造与优化研究》的课题,启动建设同济医院后急诊平战结合隔离留观病房,旨在提升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3月30日晚,基于上海整体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上海市同济医院决定立即启动“平战结合”转化,将后急诊病房转换为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负压隔离留观病房。当晚,后急诊区域进入转化预备状态,腾挪出空间用于后急诊的平战结合改造,并连夜联系相关厂家,将存放在常州仓库的建材清点并运送至医院,和浦西封控做时间赛跑。
3月31日一早,一场和封控“赛跑”的施工开始。根据设计方案,利用装配式墙板,划分出三区两通道,快速对原大病房进行分隔,划分出清洁区(医生办公区域)、半污染区(处置室、治疗室、病房走道)及污染区(病房)。利用此区域南边走廊作为污物和病人通道,从西侧进入单人留观病房。东侧出入口作为洁净通道及医护人员出入口。
平战结合区域疫情时期功能分区及流线分析图
施工人员在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别设置合理的气流流向和压力梯度,引导病房内空气的有序流动。三区分别设置通风系统,组织气流方向从清洁区至潜在污染区再至污染区,保证不同污染等级房间有不小于5Pa的梯度压差,污染区、半污染区相对清洁区及室外均保持负压。对于有压差的区域,还在可视范围内设置了微压差计,以便随时观察。
经过4天的奋战,后急诊病房的“战斗模式”正式完成切换。4月7日晚,病房收治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