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让大学生更了解国家高端制造业、大国重器行业,思源八校论坛大国重器主题分论坛日前在云上举行。上海交大举行大国重器主题分论坛,邀请多名在制造业深耕多年的校友导师为同学们做主题分享。同学们相聚云端,共同走近大国重器,感受国家力量。
从中国最早的内燃机、电机,新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到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天鲸号”造岛神器、全海深无人核潜艇、“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都凝聚着一代代交大人的智慧与力量。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所长、系列卫星总设计师陈占胜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航天的发展成就与未来的发展方向。陈占胜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几代卫星和探测器成功实现的任务与关键技术,并为同学们解答了一些在网上流传的航天趣味问题。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主要完成人、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党支部书记陈新权分享了建造远海岛礁的幕后故事。在远海进行快速大规模造岛离不开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陈新权以生动的模拟动画为同学们揭示了绞吸挖泥船的作业原理。他也讲述了中国从被国外封锁垄断,到如今掌握装备设计核心技术,实现作业装备设计制造自主可控,达成核心设备的全面国产化的来之不易。
此外,全国最美教师、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材料工程系副主任万荣春的分享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国家经济的发展、大国重器的铸造都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的职业工人。能工巧匠的一丝不苟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奠定了基础。万荣春以自己所执教的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为例,给同学们分享了一大批在高科技产业有着杰出贡献的职业技术人才的事迹。
据了解,交大“饮水思源”优秀学生培养计划每年从全体大一新生选拔30名学员,开展领导力通识教育。项目以“受助、自助、助人”为核心价值,以“世界桥梁、社会栋梁”为培养目标,旨在为未来中国各个领域输送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的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