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复旦大学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两周年座谈会。
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许亚云表示,队伍将做好厚植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的领头雁,做好传承真理味道、播撒红色种子的宣讲员,做好善于担当作为、凝聚青年力量的先锋队,带领广大复旦青年学子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围绕如何讲好生动故事、提炼精准内涵,《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主要参与人高渊代表编写组介绍了该书采写经过和体会。“总书记的这封信,就是电影《望道》的创作缘起。”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电影《望道》监制徐春萍交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她说希望《望道》能成为一列信仰的列车“望道号”,让今天的年轻人了解百年前“同龄人”的命运和选择,从他们的故事中有所领悟,汲取每一个平凡的个体人生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在座谈会上,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为陈望道之子陈振新伉俪佩戴党员徽章。两年前,陈振新、朱良玉伉俪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年前,党支部同意接收他们为中共预备党员;如今,经过一年的预备期考察,他们按期转正。
“我们的父亲陈望道同志在遗嘱中要求我们,刻苦攻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己的政治识别能力,争取早日加入共产党,为党工作。‘加入共产党,为党工作’,这是父亲的遗愿,也是我们毕生的追求。现在我们入党了,完成了父亲要求的信仰传承!” 陈振新在发言中深情感慨。
会上还展示了电影《望道》预告片。据悉,2021年,为进一步讲好陈望道追寻真理的故事,引导更多人悟“真理之甘”、溯“信仰之源”,复旦大学联合上影集团、义乌市委共同筹拍电影《望道》。
电影《望道》聚焦陈望道翻译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历程,生动刻画出20世纪20年代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群像。影片以陈望道老校长的生平事迹为线索,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为主题,讲述了以陈望道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追寻真理、坚守大道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