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外面这么美,让更多老人下楼看看!闵行自创老楼加梯密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2-10-11 13:24

摘要: 闵行把加装电梯作为重中之重的民心工程,全力加以推进。


为老房子加装电梯是解决“悬空老人”下楼难的好办法,然而,前期意见征询、地形勘测、流程审批、出资比例等一道道流程,使得要成功加梯少则一年半载,多的甚至要三、五年。因此,曾几何时,每成功加装一台,都会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如何推进加梯进度,让老百姓不再一等再等?闵行区率先采取了审批“一门式”受理,加梯 “一站式”服务,职能部门上门办公,让居民少跑路。现在,加梯启动周期最快缩短到三个月。而其“闯”出的批量加梯“闵行模式”,也成为了闵行自创老楼加梯的密码。


创新举措推动加梯由零建到整建


在拥有60周岁以上老人3.12万人的虹桥镇,近年来就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加梯工作由公转到共转,由零建到整建,由人治到数治转变。


位于闵行区虹桥镇的万源新城小区内,最早的一批动迁居民于2003年搬进这里。从宅基地的平房搬进新楼房,在那时,是超前且时髦的事。一晃过去将近20年,楼里住着的居民很多都已是耄耋老人,腿脚不太灵活,爬楼梯是每天最难的“功课”。有的一年半载不出房门,成了“悬空老人”。



如今,在万源新城居委会的一张加装电梯进程图前,居委书记侯美丽充满了信心。目前,在万源新城1-2期加装电梯推进中,89个门洞100%通过征询、规划公示及安全性论证,其中68个门洞完成筹资,45台施工中,21台已完工。


何时完成征询、何时走完流程、出资比例如何确定、施工单位怎样挑选,如何组织实施管线迁改、协调小区停车,如何科学合理分批次组织施工,在每一项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都努力快上加快并且确保安全第一。


别让我的遗憾也成为楼上老人的遗憾


小区的64号楼刚刚启动施工,住在楼里的彭阿婆虽然是一楼居民,但也欣然接受加梯。她坦言,不想让自己心中的遗憾有一天也会成为楼上邻居的遗憾。“姆妈那个时候要90岁了,岁数大,我总归想去看一看,走不动呀……”原来,彭阿婆的姆妈95岁临终前想见见女儿,弥留之际让儿子来叫彭阿婆。可因为年纪大了,彭阿婆爬楼也是困难重重,后来也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现在要装电梯了,那就快点装,我们虽然住在一楼,但楼上邻居老了,有了电梯多开心,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彭阿婆说。


据悉,仅万源新城小区今年随着第一批21台陆续交付使用,第二批次20余个开工门洞已进入施工准备工作。年事已高的居民下楼见见老朋友,不再是梦想。


闵行自创一套老楼加梯密码


如今的闵行自创了一套老楼加梯的密码,除了在流程上求突破,持续运用“四统一、三批量”模式(即统一签约、统一品牌、统一设计、统一代建和批量规划公示、批量安全论证、批量报建开工),巩固规模加梯的速度优势、外观优势、质量优势之外,还力争从技术上求突破。比如,推广统一装配式施工技术,让电梯于1天内即可完成吊装。



得益于去年多个整小区加装和旧改+加梯等推进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今年在上海市房屋安监所的精心指导下,闵行区制定年度培育计划,扎实推进规模化加装工作。目前,振红小区、红梅苑、翔泰苑等小区已经或即将通过安全性论证,年底前均可陆续分批次开工建设。


此前,有了万源新城“批量加梯”模式的先例,为了更好复制推广这一做法,区相关部门还结合了其他小区试点的“整建制加梯”模式,积极推进实施批量加梯工作,放大规模加梯的示范效应。


后续管养有保障,百姓用梯不再忧


加梯结束后,相关后续管理工作仍在继续。据相关部门介绍,多层住宅楼加梯后,物业费每平方上涨0.5元,与小区内既有小高层电梯房门洞的物业费保持一致,并由小区物业公司受托统一管理,纳入小区日常物业服务之中。


疫情后,为减少加梯按键及轿箱密闭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小区通过加装智能电梯语音和无接触手势控制系统,方便居民安全使用电梯。同时在轿箱内加装消毒喷雾装置,定时自动进行环境消杀,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加梯应用场景增加了“智慧元素”。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2022年新增签约167台、新增开工343台、新增完工133台。全区累计完成签约1378台,累计开工672台,累计完工444台。


闵行始终把加装电梯作为重中之重的民心工程,全力加以推进。闵行这么美,要让更多的老年人轻松下楼去看一看。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有偿提供婚外情资料,“私家侦探”...

打造电动自行车“一人一车一柜一电...

闵行检察院建立一体化机制,专业化...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