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杨浦区将聚焦重点功能区域、重大产业项目、重要民生需求,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全年计划推进100项重大项目,确保在建项目数、建筑总面积、投资总量均保持增长。这是记者从1月4日举行的杨浦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了解到的消息。
据悉,杨浦今年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推进“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制定数字经济“一区一赛道”配套政策,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主动布局元宇宙、绿色低碳、智能终端等新兴赛道,积极培育未来智能、未来空间、未来健康、未来能源等前沿产业,推动国家级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复旦未来谷、滨江-上理工健康产业科技园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全方位、多角度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上海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实施老品牌焕新计划,探索楼宇工业新模式,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同时,对标“世界级滨水区”定位,系统性、前瞻性谋划推进杨浦滨江建设,抓紧制定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高质量推进滨江南段能级提升,加快打造人民城市“一馆一院一论坛一广场”,即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上海市人民城市理念研究院、人民城市理念论坛和杨浦滨江“人民城市·秀带广场”。建设滨江创智中心、会议中心、艺术中心等重大公共设施,推动杨浦发电厂、电站辅机厂、三新纱厂等保留建筑修缮改造和功能导入,集聚一批符合区域定位、引领未来发展的重量级项目、高能级平台和标杆性企业。
加快重大文化地标项目落地建设,开放世界技能博物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做好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验收工作,配合推进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建设,谋划推进上海工业博物馆“珠链星网”项目,在杨浦滨江打造更多人气景点和打卡圣地,进一步擦亮杨浦“浦江游览”等文化名片。
疫情防控方面,将动态分析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等情况,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全力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完善分级分类诊疗机制,全面落实基层首诊负责制,优化远程指导和互联网医疗,完善医疗救治资源区域协同机制。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和重点机构防控工作,畅通基础疾病患者、孕产妇、婴幼儿等就医问药渠道,千方百计保护脆弱人群。强化药品以及防护装备、抗原试剂等物资储备,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不断扩大以老年人为重点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面,有序推动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全力构筑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