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4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举行第七次全体会议,总结2022年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
示范区建设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笔者自会上获知,2022年示范区全年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39项,三年累计112项,其中38项在国家长三办推动下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持续推进108个重点项目建设,沪苏嘉城际、水乡客厅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示范区制度创新呈现边探索边实践边推广新气象,重点项目建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跨域治理模式不断展现新活力。
据介绍,2019年以来,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9%。三年着力推进10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633亿元。
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八个组团已全部封顶,水乡客厅“蓝环”工程先导段已完工,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建设正式启动,吴江高铁科创新城规划已基本稳定,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科创绿谷研发总部、竹小汇双碳聚落建成启用,浙江大学实验室、祥符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落地……示范区建设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据了解,2023年,示范区将持续聚焦一体化制度创新、重大项目建设、体制机制保障和前瞻性重大问题谋划四方面工作。
在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方面,示范区目前共纳入70个重点项目,主要聚焦“一厅三片”和四个重点领域,水乡客厅力争实现方厅水院、创智引擎、科创学园开工建设,加快推进“蓝环”、江南圩田、桑基鱼塘项目和金泽功能区、汾湖功能区项目建设。
同时,推动苏州南站科创新城、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控详规划批复,推动青浦复旦国际融合创新中心、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一期等一批项目实现开工。
另外,也将加快推动“轨道上的示范区”建设。沪苏湖铁路实现桥梁全线贯通,加快推进苏州南站、盛泽站主体结构施工。沪苏嘉城际铁路上海段、浙江段实现全线开工建设,江苏段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上海轨交17号线西延伸实现土建结构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