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是一名连任的代表。履职这些年来,他深度参与金融变革、见证资本市场发展,利用专业所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行业需要、民生所需,共作了4次大会发言,提交了2件代表议案、26件代表建议。
今年,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步履维艰,年轻人求职就业压力更大。对此,朱建弟建议在税收等领域出台更直接、更有效的帮扶政策,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此外,他也继续呼吁社会为年轻人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呼吁社会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一直关心着大学生就业的朱建弟今年也依旧心系就业话题。他说,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经营情况不容乐观,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响应减少,面临的压力更大了。对此,他呼吁社会各界不断为年轻人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去年两会时,我就曾提出过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灵活就业政策的建议。当时,我呼吁大家要消除有色眼镜,接纳年轻人自由创新、不拘一格的就业形式和理念,认可灵活就业新职业形式。”朱建弟说,如今,自主创业、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就业方式,已经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补充和稳就业的新引擎。而年轻人本身获取信息更快,思维也更活跃,创新意识更强,完全可以胜任知识技能型的灵活就业岗位。对此,企业应该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灵活就业岗位,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则应给予企业税收减免、担保贷款贴息及补贴等优惠政策。
“我们要切实维护灵活就业年轻人等特定群体的合法权益,提高年轻人创业失败征信机制的包容性,同时也要防范利用年轻人灵活就业政策骗逃创业贷款等道德风险和由此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朱建弟告诉记者,他的建议提交后,国家人社局非常重视,派专人与他做了沟通,并让一些建议落地。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中,也已明确支持规范灵活就业。他对此感到欣慰。
为企业争取更多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在朱建弟看来,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长期积累的矛盾与新问题新挑战交织,再叠加疫情影响,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的桎梏日益凸显。
“近两年,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家一直通过财政财税政策来调节,主要从整个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等方面实施政策,让中小企业能够降低成本、化解风险。但是,疫情不可避免地给我们国家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造成了很大影响。”朱建弟说,他实地走访调研了很多工业类、制造业的企业,发现后者还是需要一些政策上的助力和支持,来实现减负增能。所以,朱建弟建议国家能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在税收等领域出台更直接、更有效的帮扶政策,继续减轻企业税负,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比如,可适时考虑简并增值税退税种类,取消出口环节退税并实行统一留抵退税制度,将原在出口环节退付的税款改由在留抵退税环节退还企业,对纳税信用等级良好、无税务违法违规记录的实体经济企业直接退还增值税,无须再履行额外审批程序。另外,还可以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的缓税政策调整为免税,或针对不同规模企业分步实施免税政策,帮助实体经济尽快恢复。”朱建弟说。
多条建议涉及经济及民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到了2023年要致力于恢复和扩大消费,力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此,朱建弟今年带来了关于发挥税收杠杆作用、服务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建议。
“税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经济杠杆作用。近几年,我们实施的一揽子减税降费措施,为企业造活血,减税负,是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冲击、促进生产生活稳步复苏的有效保障,也是应对困难挑战、复杂多变国际环境的重要抓手。”朱建弟提出,接下来应进一步发挥税收支持实体经济复苏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作用,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升和优化资源使用效率,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朱建弟还透露,自己今年准备递交的还有涉及“打造高质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促进金融高水平开放下银行信贷全面发展”的建议;“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呼应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作为一名连任代表,我既感到无比光荣,又觉得责任重大。”朱建弟说,他会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坚持为民发声,认真履行人民“代言人”的神圣职责。